[实用新型]用于树酯合成的滴加槽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39929.X | 申请日: | 2010-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82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钱春龙;刘文斌;刘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市陵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F2/01 | 分类号: | C08F2/01;C08F20/00;C09D133/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 地址: | 244008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合成 滴加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涂料树酯合成设备,具体说涉及一种用于树酯合成的滴加槽。
背景技术
在涂料树酯合成过程中,参与合成反应的丙烯酸类单体、引发剂、氧化剂等物料按比例加入到滴加槽中进行混合,再由滴加槽加入至反应釜中进行聚合反应。为了防止温度升高引起暴聚合反应,滴加槽内设有冷却夹套,夹套内通有冷却剂,但实际上使用时,温度控制效果差,冷却不均匀,对槽壁边混合物温度控制效果好,但对中间物料温度控制效果差,由于滴加槽是静置槽,滴加时间较长,滴加槽内混合物料滞留时间长,中间部位的物料温度较高,是引发氧化反应的根源。特别是在夏季的高温时期,室内温度较高,中间部位的物料温度较高,极易引起滴加槽内混合物中引发剂引起氧化剂进行氧化反应,引起混合物在滴加槽内进行暴聚合现象的发生,出现安全事故,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和对环境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树酯合成的滴加槽,可以防止因物料升温导致的暴聚合现象发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槽体,槽体内设有夹套,其特征在于:槽体内腔中设置有热交换器,槽体外壁上有与热交换器相通的冷却剂进、出口。由于热交换器直接设在槽体内腔中,与物料充分接触,对槽体内腔中的中间物料冷却效果好,使得滴加槽内的物料温度控制在安全温度之下,可以有效避免暴聚合现象的发生,安全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是所述热交换器为螺旋形盘管。这种热交换器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在滴加槽内腔中增设了热交换器,热交换器与物料充分接触,对滴加槽内腔中间物料冷却效果好,可以有效避免暴聚合现象的发生,安全性好,而且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槽体1内设有夹套2,夹套2与槽体1之间的空腔3为夹套冷却系统的冷却剂容腔,夹套2内侧的内腔5为滴加槽混合物容腔,螺旋形盘管4安装在内腔5中,槽体1下端设有与盘管4底端相通的冷却剂进口6,槽体1上部侧壁上设有与盘管4上端相通的冷却剂出口7。
工作时,制冷设备将冷却剂由进口6输送到设在槽体内腔5中的盘管4中,冷却剂通过盘管吸收内腔5中的物料热量后再由出口7流出进行循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市陵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铜陵市陵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99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