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上颌窦穿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39500.0 | 申请日: | 2010-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79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朱秀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秀青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21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颌 穿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上颌窦穿刺装置。
背景技术:
慢性上颌窦炎有鼻阻,头痛等症状,它直接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及生活,生存质量差。目前,慢性上颌窦炎病人使用的有单尖斜面,单套管上颌窦穿刺针,它易损伤下鼻甲粘膜,上颌窦内侧骨质损伤面积大裂开,易用力过猛,穿刺过深,损伤窦腔外侧壁骨质造成感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的问题而研制的一种上颌窦穿刺装置,它是由针芯、内套管和外套管组成的,针芯上有凸台,内套管上有定位槽,针芯穿在内套管内,凸台卡装在定位槽上,外套管套装在内套管上,外套管的下端有防滑齿。针芯杆、内套管的末端有双针尖。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慢性上颌窦炎穿刺的问题,给慢性上颌窦炎患者带来痛苦小,高质量生存的机会。该产品是在原上领窦穿刺针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套管,它在行穿刺时,可上下移动,其一端有防滑齿,能实现行穿刺时,不易滑脱的目的,其针芯杆和内套管上均有双针尖,在穿透上颌窦前壁时能旋转进入窦腔,即不损伤鼻甲粘膜,又能控制深浅、不滑脱、不易损伤骨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A向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针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内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外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2、3所示。防滑双尖上颔窦穿刺针由针芯1、内套管3和外套管4组成的,针芯1上有凸台2,内套管3上有定位槽7,针芯1穿在内套管3内,凸台2卡装在定位槽7上,外套管4套装在内套管3上,外套管4的下端有防滑齿6。针芯杆8、内套管3的末端有双针尖9、5。上颌窦穿刺装置是在原上颌窦穿刺针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外套管4,外套管4的末端上有防滑齿6,在行穿刺时,外套管4可上下移动,向上移动,能控制深度,向下移动能保护双针尖不刺伤鼻甲粘膜。防滑齿6能实现行穿刺时,不易滑脱移位的目的。其针芯杆8和内套管3上均有双针尖9、5。其作用是在穿透上颌窦前壁时能旋转进入窦腔,即不损伤鼻甲粘膜,又能控制深浅、不滑脱、不易损伤骨壁。如图1、2、3、4、5、6所示。使用时,手持针芯1,将针芯杆8插入内套管3内,使针芯1上的凸台2卡装在定位槽7内,然后将外套管4套装在内套管3上。在对患者行上颌窦穿刺时,将上颌窦穿刺针放入正常上颌窦穿刺位置,使外套管4上的防滑齿6固定在穿刺位置面上,防止了穿刺针滑脱移位,这样不易改变穿刺位置,保证了治疗效果。然后靠右手用力向前推动针芯1,同时旋转针芯1,待双针尖5、内套管3进入窦腔至外套管4处时,拔出针芯1,即可进行常规上颌窦炎冲洗、及注药治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秀青,未经朱秀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95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