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立式活动围墙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39214.4 | 申请日: | 201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8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发明(设计)人: | 范力;王凯;王京;徐铁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九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7/22 | 分类号: | E04H17/22;E04H17/16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何君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式 活动 围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尤其是涉及一种可以重复使用的自立式活动围墙,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以及国家对文明施工不断提高的要求,城市建设中对临时性围墙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临时性围墙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传统的砌块砌筑类围墙,砌筑类围墙耗材、耗工、耗时、建设成本高,材料不能重复使用,与国家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不符,现已经逐步淘汰;另一类是以彩钢板围墙为代表的墙板类围墙,墙板类围墙建设速度较快,但墙板一般不能自立,多数情况下仍需要砌筑或安装墙板的支撑柱,然后再将墙板固定在支撑柱上,由于彩钢板的易损性加上支撑柱一般只能一次性使用,因此墙板类围墙材料的重复利用率仍很低,造成大量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立式活动围墙,该围墙属于墙板类围墙,墙板的周边有凸起的板肋,两侧板肋上通过合页固定有三角形支架,三角形支架可以绕板肋转动,使用时不需要砌筑或安装支撑柱,安装时只要打开墙板上的支架墙板即可自立,拆除后支架可以折叠,方便运输和储存。该围墙全部构件均可重复使用,且耐久性,美观性好于彩钢板围墙,可以满足城市建设中各种场合对临时围墙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立式活动围墙,包括有若干块墙板通过螺栓连接组成,其特征是:墙板的周边有凸起的板肋,两侧板肋上通过合页固定有三角形支架,三角形支架可以绕板肋转动。
所述的墙板两侧板肋的上部有螺栓孔,相邻墙板通过螺栓连接。
所述的三角形支架的尾部上方有托架,托架下方有凹槽卡口。
所述的三角形支架打开后,托架上置有压重,所述的凹槽卡口下置有支脚。
所述的压重、支脚均为长方体。
所述的墙板由混凝土或其它轻质材料制作,所述的三角形支架由金属材料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活动围墙具有自立功能,安装时只要打开支架,卡上支脚,放上压重,再将相邻墙板用螺栓连接即可完成安装,在托架上放置压重块,可以增加自立墙板的稳定性。围墙中相邻墙板通过墙板两侧竖向板肋上的螺栓孔用螺栓连接,增加围墙的整体性。安装过程无湿作业,简单快捷。围墙拆除后支架折叠可以完全放于槽型板板肋中间,不占空间,储藏、运输方便。墙板可由混凝土、轻集料混凝土或其它轻质材料制作,围墙的美观、隔音、坚固性和耐久性好于彩钢板围墙。围墙安装、拆除不会对现场环境、地表造成影响,围墙材料可以100%重复使用,符合国家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政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墙板背面支架折叠结构示意图:
图3是墙板支架打开状态侧视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中,1、墙板,2、板肋,3、螺栓孔,4、合页,5、支架,6、托架,7、凹槽卡口,8、压重,9、支脚,10、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中,多块墙板并列组成围墙,围墙中相邻墙板通过两侧竖向板肋上的螺栓孔3用螺栓10连接,以增加围墙的整体性。
图2中,墙板1为混凝土、轻集料混凝土或其它轻质材料制作的周边带板肋2的槽型板,墙板正立面可以进行面层处理,以满足美观要求,两个三角形支架5通过合页4固定在墙板1两侧竖向板肋2上,支架5可以绕板肋2转动,支架可采用方钢管焊接制作,合页4为柱铰型,可以通过板肋内预埋件与板肋2连接。
图3中,支架5打开时,墙板1即具有自立功能,支架5尾部下方有凹槽卡口7,支架5尾部上方有托架6,支架打开后,凹槽卡口7卡在方钢管制作的支脚9上,可保证支架的位置固定不动。在托架6上放置压重8,可以增加自立墙板的稳定性。
图4中,压重8为长方体,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制作,长度略小于墙板的宽度,支脚9为长方体,可采用方钢管制作,进行封闭和表面防腐,其长度可与压重8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九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徐州九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92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