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制钢筋混凝土装配式电缆槽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38328.7 | 申请日: | 2010-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6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连辉;万红;李国田;施勇;张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
| 主分类号: | H02G9/02 | 分类号: | H02G9/02;H02G3/04 |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春 |
| 地址: | 450007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钢筋混凝土 装配式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应智能变电站的新型电缆槽结构。
背景技术
智能电网技术在国内刚刚起步,随着研究工作的逐步深入,发现常规电缆沟应用在智能变电站中存在着通道空间利用率低,影响站区排水、经济性差等缺点。例如,在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设备采用光缆代替控制电缆的改革中,由于电缆通道截面大幅减小的特点,现有的常规电缆沟难以满足技术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检修维护方便、适用于光缆铺设的预制钢筋混凝土装配式电缆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所述装配式电缆槽槽体下设厚80~150mm的素混凝土垫层,在素混凝土垫层上设置间距800~1200mm、宽为200~300mm的找平层,找平层上方设置电缆槽本体,电缆槽本体内底部每间距250~350mm设置板肋,电缆槽本体顶部盖板。
所述找平层的高度为45~55mm。
所述板肋的高度为15~30mm。
所述装配式电缆槽槽体下设厚100mm的素混凝土垫层,在素混凝土垫层上设置间距900mm、宽为250mm的找平层,找平层高50mm,电缆槽本体内底部每间距300mm设置板肋,板肋的高度为20mm。
在所述的电缆槽本体底部每间距250~350mm设置排水孔。
在所述的电缆槽本体内中部设置防火隔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针对智能变电站光缆代替控制电缆,电缆通道截面大幅减小的特点,将电缆槽置于地面以上,槽下预留排水通道,不影响变电站场区排水,侧壁设计不需考虑土侧压力的作用,节省混凝土和钢筋的用量。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电缆敷设、检修方便,局部损坏部分易于更换,可工厂标准化制作,施工工艺简单,工期短,减少现场湿作业和冬季施工的不利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向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置于地面以上的分段预制钢筋混凝土装配式结构,分段长度可在0.5m~2.0m之间,每段端部预留凹凸企口。具体地说,装配式电缆槽槽体下设厚80~150mm的素混凝土垫层1,在素混凝土垫层1上间距800~1200mm设置宽为200~300mm的找平层2,找平层2的高度为45~55mm。找平层2上方设置电缆槽本体3,电缆槽本体3内底部每间距250~350mm设置板肋5,板肋5的高度为15~30mm,电缆/光缆放置在板肋5上。电缆槽本体3顶部盖板4,盖板4姨钢丝网盖板为最佳实施方式。
更好地,装配式电缆槽槽体下设100mm厚素混凝土垫层1为最佳实施方式,在垫层上间距900mm采用250mm宽干硬性水泥砂浆将电缆槽本体3架空50mm,干硬性水泥砂浆兼作电缆槽安装时的找平层2,水泥砂浆之间的空隙作为预留场地排水通道。电缆槽本体3内底部每间距300mm设20mm高板肋5,板肋5的高度为20mm,这样在增加结构整体刚度的同时,兼具有架空电缆的作用。
为方便排水,在电缆槽本体3底部每间距250~350mm设置排水孔6,这样电缆槽内积水从排水孔排入碎石层8内,汇入场地排水系统。
当一次电缆与二次光缆共槽敷设时,槽内中部设置防火隔板7。而仅敷设二次光缆时防火隔板7可取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素混凝土垫层是由无筋或不配置受力钢筋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且素混凝土垫层的厚度可为80~150mm中的任意一种数值,即可以为80mm、100mm、120mm、150mm等等;找平层2的间距为800~1200mm中的任意一种数值,即可以为800mm、1000mm、1200mm等等;找平层2的宽为200~300mm中的任意一种,即可以为200mm、250mm、300mm等等;找平层2的高度为45~55mm中的任意一种,即可以为45mm、50mm、55mm等等;板肋5的间距250~350mm中的任意一种,即可以为250mm、300mm、350mm等等;板肋5的高度为15~30mm中的任意一种,即可以为15mm、20mm、25mm、30mm等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未经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83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电话机查询位置关联信息的系统
- 下一篇:一种黄油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