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LED射灯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38316.4 | 申请日: | 201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8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徐乐;林万炯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万炯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19/02;F21V23/06;F21V29/00;F21V21/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0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射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灯具,特别是涉及一种LED射灯。
背景技术
随着LED(Light Emitted Diode)芯片单位的亮度不断提高,及其具有的发光效率高、色彩丰富、体积小特点,LED发光元件作为照明灯具的发光源被逐渐的广泛应用到不同的照明灯具中,LED灯也作为一种新式照明灯具及装饰灯具越来越普遍的出现在日常使用中,尤其是在珠宝、高档手表及其他相关照明领域正在逐渐取代传统灯具。在一些食品销售领域,为了突出食品的色彩并吸引消费者的购买欲,LED灯也开始在这一领域逐渐的被广泛使用。并随着节能环保的要求,LED灯固有的节能优势,使得其具有广阔的使用市场。
传统的照明灯具,多采用灯头与灯座固定方式,实现连接。而由于传统的灯具主要应用于泛照明领域,所以,灯头投射出的光线难以达到局部高亮度照明的需要。并有传统灯具的灯头都有较大的体积,灯头的转动连接结构部门设计难度大,并难以加工。
传统的滑轨灯主要采用灯泡作为发光源,侧重应用于泛照明领域,一些现有的灯具也在尝试采用在LED作为照明源应用于滑轨泛照明系统中。然而,现有的LED存在热效高,电能的80%能量转换成热能,如此使得灯具的热量上升,进而严重缩短LED的使用寿命并且光效也会大幅降低。
中国专利号为200520043494.8,200520017035.2,200520106493.3,200520112672.8,200520121530.8,200820038401.6,200820115581.3,200720053810.9,200720053809.6,200720053808.1的专利技术文件中,均揭示了用LED作为光源的滑轨式灯具。专利号为200720053810.9,200720053809.6,200720053808.1三件专利中揭示的滑轨灯,其均采用两条并行的导杆,然后在两导杆上连接由多个LED组成的LED射灯,如此不仅使得灯具的安装使用不便,并且当在使用中,由于操作调节灯头的位置与照射方向,容易向下拉伸导杆,使得导杆容易被拉断而产生安全隐患。200820038401.6,200820115581.3两件专利中揭示的技术,其中灯具整体设计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及灯具整体成本较高,原本LED芯片在灯具中占到较高的成本比例,再加之如此高的灯具其他部件的加工及材料成本,使得该灯具在大量应用中不易大范围使用,并且灯具整体结构较复杂也会造成使用的不便。
因此灯具的整体结构设计,灯具的散热及使用中的便捷、安全的要求,成为LED射灯的必要要求,而现有的灯具均未解决此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LED射灯,该转头LED射灯可实现多角度、多空间照明,该射灯的设计构成元件简单、便于生产组装,且该转头LED射灯的散热设计使得该射灯内设置的LED芯片能长久的使用并且光衰期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LED射灯包括至少一个灯头组件。该灯头组件包括灯头、转动结构及灯座,转动结构连接灯头与灯座,灯头能相对转动结构上下摆动,灯座能相对转动结构转动;灯头包括发光件及散热座,发光件与散热座连接;灯座包括灯座壳、底座及至少两根电连接片,底座装设于灯座的下方,底座下表面向内开设有凹槽,电连接片装设于底座内,电连接片的电连接部凸伸于底座的凹槽内。
该转动结构包括转动柱、转动盘及锁固螺丝,转动柱呈中空圆柱状,转动盘套接于转动柱下部并转动收容于灯座壳上,锁固螺丝套锁于转动柱下端并容设于灯座壳内,转动柱上端与散热座转动连接。转动柱前端为球头状,下部为圆柱状,球头部横向开设有两个孔,圆柱部下部两侧面切割成呈腰形截面,圆柱部下部外侧设置有螺纹。
该转动盘呈圆形,其中部开设有腰形孔,转动盘底面向下凸伸有转动限位块。该转动盘包括上转动盘及下转动盘,上、下转动盘套装于转动柱,上、下转动盘均呈圆形,上转动盘中部开设有腰形孔,该腰形孔的内径尺寸与转动柱下部的外形尺寸一致,上转动盘底部向下凸伸有弧形转动凸块,下转动盘中部开设有圆形孔,其上表面上设置有C形槽,下转动盘底部向下凸伸有与上转动盘相同的弧形转动凸块,上转动盘的转动凸块能在下转动盘的C形槽内转动。
该散热座包括前散热座与后散热座,前散热座呈T形,后散热座前端面设置有一贯穿该后散热座前后端面的装配孔,后散热座的外侧面上间隔开设沟槽以形成若干个散热片,前散热座后部套装于后散热座的装配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万炯,未经林万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83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