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胶芯自动纵裁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38029.3 | 申请日: | 201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4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刘洪海;郑哲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1/08 | 分类号: | B26D1/08;B65H20/06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37202 | 代理人: | 鲍光明 |
地址: | 2642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纵裁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橡胶机械领域,详细讲是一种用于轮胎制造的胶芯自动纵裁机。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轮胎的胎圈部位需要一种骨架材料,叫做钢丝圈,在轮胎制造过程中,钢丝圈需要与一种胶部件----三角胶芯相贴合,以往是采用冷贴式方式,所用的三角胶芯裁断,是用手工剪刀裁断,既费力又危险,且造成半成品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解决胶芯裁断时,需要人工手工用剪刀裁断,既费力又危险,且造成半成品浪费的问题,提供一种胶芯自动纵裁装置,该装置能够省力,无危险并按要求长度准确的将胶芯进行裁断,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一种胶芯自动纵裁机,设有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前端安装有导开装置,导开装置的上料轨道处为斜坡形,输送装置的后端安装有接取装置,输送装置后端上方垂直安装有裁断装置,裁断装置上经纵向设置的气缸连接有裁刀,裁刀的刀刃与水平面有一夹角。
本实用新型还可通过如下措施来实现:输送装置由支架、传送带、主动辊及传动辊组成,传送带由主动辊驱动,传送带前端的上方安装有压辊,压辊与主动辊的转轴之间有一夹角。裁断装置外套装有安全连锁防护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重复完成裁断过程,无需人工手工用剪刀裁断,可以既省力又无危险,并按要求长度准确的将胶芯进行裁断,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导开装置,2. 斜坡,3. 输送装置,4.压辊,5. 控制系统,6. 驱动电机,7.裁断装置,8.裁刀,9.接取装置,10.固定接取装置,11. 安全连锁防护网,12. 废料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设有输送装置3,输送装置3由支架、传送带、主动辊及传动辊组成,传送带由主动辊驱动,主动辊由驱动电机6驱动,传送带前端的上方安装有压辊4,压辊4与主动辊的转轴之间有一夹角。输送装置3前端安装有导开装置1,导开装置1的上料轨道处设有斜坡2,导开装置1为一支撑架,用于放置胶芯转盘,输送装置3的后端安装有接取装置9,输送装置3后端上方垂直安装有裁断装置7,裁断装置7外套装有安全连锁防护网11,裁断装置7上经纵向设置的气缸连接有裁刀8,裁刀8的刀刃与水平面有一夹角,从而可减少裁断时的阻力。控制驱动电机6、裁断装置7的气缸及接取装置9由控制系统5控制。接取装置9的后侧安装有固定接取装置10,固定接取装置10下方设有废料箱12。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胶芯卷缠在胶芯转盘上,将成卷胶芯顺斜坡2滚到导开装置1上,将胶芯一端放在输送装置3上的压辊4下方,压辊4的角度可保证胶芯呈一定角度,打开控制系统5上的手动开关,在驱动电机6的作用下,将胶芯沿输送装置3输送到裁断装置7处,裁断装置7上设有移动裁刀8,先手动裁断一次,移动裁刀8将胶芯裁断,将废料放至废料箱12中,并将控制系统5上的开关打到自动运行位置,在驱动电机6的作用下,胶芯沿着输送装置3输送到接取装置9,驱动电机6运行到设定工艺长度后,输送装置3及接取装置9停止运行,裁断装置7上的裁刀8,在气缸的作用下向下移动,裁断到位后,气缸上的磁性开关给出反馈信号,气缸开始回升,气缸达到上限位处,上限位开关给出上升到位信号后,输送装置3和接取装置9开始运行,将胶芯输送到固定接取装置10上,操作人员将胶芯拾取,完成胶芯裁断过程,重复以上动作,自动进行裁断工作。如果运行过程中,发现裁断装置7处挤料时,将控制系统5上的急停按钮按下,并打开安全连锁防护网11,将挤料清理后,关闭安全连锁防护网11,将控制系统5上的急停按钮拔出,重新按下控制系统5上自动按钮,裁断机开始运行,重复裁断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80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