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静重机实验过程防破坏装置及使用该防破坏装置的静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37579.3 | 申请日: | 201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8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陶泽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创新科技检测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25/00 | 分类号: | G01L25/00;G01L27/00;G01G23/01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傅靖 |
地址: | 21532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重机 实验 过程 破坏 装置 使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重机实验过程防破坏装置。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使用所述防破坏装置的静重机。
背景技术
传感器是用来直接或间接与被测对象发生联系,将被测参数转化成可以直接测量的信号,它为系统提供了进行处理和决策所必须的原始信息,是现代检测系统中的关键环节。随着各种各样传感器的出现,要求生产计量部门对其进行全面、准确的测试、检定,并给出一致可靠的技术指标。而在传感器的测试、鉴定、校准过程中,力标准机即测力机是其关键设备。
静重式测力机主要应用于检定或校准标准测力仪和相应准确度的测力与称重传感器,进行量值传递及高准确度的力值测量工作,根据力的动力效应,采用静重砝码在重力场中的所具有的重力直接复现力值,是现代科学技术所能达到的准确度最高的一种复现力值的方法。静重式测力机是准确度最高的测力机,国家基准大多采用该类型。
现有技术中的静重式测力机加载砝码时,使用升降机来加载,然而当升降机发生故障时,会使砝码直接落到吊杆上,造成很大的冲击,从而可能损坏被检定的传感器等;此外,现有技术中的静重式测力机的对吊杆和砝码的提升是通过设置于反向架机构下方的两个油缸实 现的,当油缸泄露时会对测力机下部的砝码造成污染,从而影响检定结果,且在加载砝码的过程中由于反向架机构没有被机械定位,会使吊架发生偏摆,这也会影响检定结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防止砝码跌落所造成的破坏、具有机械定位功能、防止砝码受到污染、能够作为蠕变实验初始加载和最终加载的起重装置、作为砝码加载时的起重装置、砝码复检时的起重装置和/或反向架提升装置的静重机实验过程防破坏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静重机实验过程防破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马达和螺杆;所述螺杆与静重机的反向架机构可滑动地连接,所述螺杆和反向架机构上各具有相互配合的限位部件,以限制所述螺杆与所述反向架机构相互脱离;所述马达用于驱动所述螺杆。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所述防破坏装置的静重机。
由于使用了所述能够防止所述滑动相脱离的结构,使得当砝码跌落时,形成对所述反向架机构下落运动的限制,从而能够防止破坏的发生。此外,由于使用了马达来驱动螺杆从而实现对砝码的提升和下降(即起重),因此避免了使用油罐起重砝码带来的砝码污染问题;同时,该防破坏装置也能够作为蠕变实验初始加载和最终加载的起重装置、作为砝码加载时的起重装置、砝码复检时的起重装置和/或反向架提升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静重机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加载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静重机实验过程防破坏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图1示出了力传感器标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的装置包括加载部1、吊杆2和砝码同步加卸荷装置3。
所述加载部1用于向待标定的压力或拉力传感器施加载荷,其下端连接所述吊杆2;在所述吊杆2上,穿设有多个砝码驱动机构3。
图2是加载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加载部1包括马达10、移动横梁12、反向架机构13和螺杆19。
所述移动横梁12可沿所述加载部1的带螺纹的立柱111的竖向移动,并能被固定在所述螺纹的任一位置处,其具有一个托盘110。
所述反向架机构13的上端连接所述螺杆19,下端与所述吊杆2连接;所述反向架机构13的上端具有一个加压连接部件14,待测的压力传感器被置于所述托盘110和所述加压连接部件4之间,当砝码加在所述吊杆2上后,所述吊杆2向下运动,从而带动所述反向架机构13及其上的加压连接部件4向下运动,由于所述移动横梁12被固定于立柱111上,因此对待测的压力传感器施加一定的载荷,以对其进行标定。
所述螺杆19在所述马达10的驱动下,可以相对于顶梁17上下 运动;同时,所述螺杆19的下端处具有一个突出部18,其用于与所述加压连接部件14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创新科技检测仪器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市创新科技检测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75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