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井盖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37443.2 | 申请日: | 201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5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沃尔通市政工程设备厂 |
主分类号: | E02D29/14 | 分类号: | E02D2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井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盖,特别涉及一种高强度的复合井盖。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在城镇路面建设中的公用设施的各种管线如电业、通信、供排水、供气和消防等用途的地下管线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为了安装和检修的方便,一般需要每隔一段距离就要设立一个井口,井口上一般均要安装井盖以保证路面的平整和人们的安全。在不同的场合,有关部门对井盖的强度往往都会有一定的要求,目前对于一些强度要求较高的井盖往往只能通过增加井盖的厚度来实现,但这样做缺存在一定的缺点,首先,较厚的井盖往往需要较多的原材料,使得每个井盖的制造成本增加;再有厚的井盖往往质量较重,搬运起来较为吃力,增加了施工者的劳动强度和施工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厚度薄但强度高的复合井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井盖,其包括一围成圆形的外包钢板,所述外包钢板内设有网状支撑架,所述网状支撑架的网格内填充有高分子材料。
优选的,所述网状支撑架由数根钢筋交叉焊接而成,所述网状支撑架焊接在所述外包钢板内周面上。
优选的,所述外包钢板厚度为2-3公分。
优选的,该复合井盖的厚度为3.5-6公分。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复合井盖使用了一个外包钢板结构使得该复合井盖的厚度比传统井盖的厚度薄,但承载压力比原来的井盖结构有很大提高,可应用于对承载压力要求较高的各种场合。而且这种井盖的质量相对变轻,使得搬运起来更加的方便,减轻了施工者的劳动强度和施工的难度。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如图1所示,该复合井盖包括一个围成圆形的外包钢板1,外包钢板1内设有网状支撑架2,网状支撑架2由数根钢筋交叉焊接而成,钢筋的直径一般在12-25mm之间,外包钢板的厚度一般在2-3公分。网状支撑架2焊接在外包钢板1的内周面上,网状支撑架2的网格内填充有高分子材料3。该复合井盖的厚度一般为3.5-6公分。
该复合井盖使用了一个外包钢板结构,使得该复合井盖的承载压力比以前的井盖有很大提高,如现有普通马路井盖承载压力为30吨,采用这种结构的井盖同样厚度或者比现在更薄的厚度承载压力能达到45吨以上,因此该复合井盖可以用在飞机场等对承载压力要求高的场合使用。再有井盖的质量也相对变轻,使得搬运起来更加的方便,减轻了施工者的劳动强度和施工的难度。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复合井盖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依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所做的任何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沃尔通市政工程设备厂,未经吴江沃尔通市政工程设备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74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