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松式汽蒸氧漂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37437.7 | 申请日: | 201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6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发明(设计)人: | 谭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坤 |
主分类号: | D06B3/10 | 分类号: | D06B3/10;D06B23/20;D06L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540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松式汽蒸氧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坯布的氧漂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松式汽蒸氧漂装置。
背景技术
坯布中常含有相当数量的杂质,其中有棉纤维伴生物及杂质、织造时经纱上的润滑剂、这些杂质污物如不除去,不但影响织物色泽、手感,而且影响织物吸湿性能,使织物上色不均匀,色泽不鲜艳,还影响染色牢度。为此在进行在对坯布印染之前要先对坯布进行氧漂处理,氧漂处理是印染加工前的准备道工序,也称为练漂,其目的是为了去除织物上天然色素及人为杂质,提高毛细管效应,使其满足针织品种的印染加工要求。目前传统的氧漂处理工艺一般采用溢流机缸氧漂处理和冷轧堆处理,传统式氧漂和冷堆前处理时间长,耗能多,因操作不一致,浴比难控制,导致缸差不稳定,毛效不均匀,手感差,纤维表面与硬件设备摩擦时间过长,产生表面毛羽过多,以及纤维表面的擦伤及折痕难以消除,从而达不到市场与客户的要求。再有传统式机缸氧漂处理在水、电、汽方面的能耗大都较大,而且会产生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不符合国家环保节能减排标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坯布进行松式汽蒸的氧漂装置以克服传统氧漂工艺的缺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松式汽蒸氧漂装置,其包括:轧液槽,其用于给坯布浸轧汽蒸氧漂液;蒸箱,其位于所述轧液槽的出布侧,所述蒸箱用于对坯布进行汽蒸;水洗槽,位于所述蒸箱的出布侧,所述水洗槽用于对坯布进行漂洗;水洗机,位于所述水洗槽的出布侧,所述水洗机用于对坯布进行清水溢流水洗。
优选的,所述轧液槽上方设有药剂桶。
优选的,所述蒸箱内设有数个平行排列的导布辊,所述导布辊下方设有第一输送带,所述第一输送带下方设有第二输送带。
优选的,其包括多个水洗机。
优选的,所述水洗槽与水洗机之间设有落布架。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松式汽蒸氧漂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坯布在轧液槽的汽蒸氧漂液内进行浸轧,然后进入蒸箱进行汽蒸,最后经水洗槽、水洗机进行水洗完成氧漂工艺。使用该设备在氧漂过程中没有用到张力设备克服了传统氧漂的拉伸张力,降低了织物缩水率,而且坯布不会与硬件设备产生摩擦,这样在汽蒸氧漂过程中坯布不会产生毛羽以及擦伤和折痕,增强了坯布的手感、改善坯布的风格。再有采用这种松式汽蒸氧漂装置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污水的产生,具有很好的环保效果,还可以节约能源、提高效率、节约大量的人力。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蒸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介绍。
如图1所示,该松式汽蒸氧漂装置包括轧液槽1,轧液槽1的上方设有药剂桶2,轧液槽1的出布侧设有蒸箱3,蒸箱3的出布侧设有水洗槽4,水洗槽4出布侧的上方设有落布架5,落布架5的出布侧依次设有水洗机6、水洗机7、水洗机8、水洗机9、水洗机10。
该松式汽蒸氧漂装置在工作时,首先将药剂桶2内的药剂倒入轧液槽1内配置汽蒸氧漂液,然后将坯布放在汽蒸氧漂液内进行浸轧,浸轧后的坯布进入蒸箱3内,蒸箱3的结构如图2所示,蒸箱内设有数根平行排列的导布辊31,导布辊31下方设有第一输送带32,第一输送带32下方设有第二输送带33,坯布在导布辊31、第一输送带32、第二输送带33上迂回移动以增加坯布在蒸箱内的时间,蒸箱对坯布进行汽蒸。蒸箱3未使用其他张力设备对坯布进行拉伸处理。
坯布经蒸箱3后进入水洗槽4,水洗槽4对经过汽蒸后的坯布进行漂洗,漂洗完后经落布架5进入水洗机,水洗机的个数可根据需要设置多个,且每个水洗机可完成不同的水洗功能,如水洗机6可用于清水溢流水洗,水洗机7可用于中和坯布上的酸性,水洗机8可采用热水进行水洗,水洗机9、10可再次用于清水溢流水洗,完成水洗后的坯布进入坯布小车11运至下道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坤,未经谭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74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力洗衣器中按压面有软突的按压件
- 下一篇:无油汽缸引纬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