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叶滚筒式高速堆叠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37280.8 | 申请日: | 2010-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67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王礼赞;戴家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拓维领先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7/30 | 分类号: | B65G57/30;G05B19/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063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筒 高速 堆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流领域的条烟自动堆叠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多叶滚筒式高速堆叠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条烟自动堆叠装置(如图1),通过控制顶烟汽缸3实现了条烟自动堆叠的功能。这种装置的原理是:当检测到条烟8通过进烟皮带2到位时,先将托烟汽缸5复位,然后伸出顶烟汽缸3顶起第一层条烟,在托板6托起第一层条烟的过程中,限位板7控制条烟的稳定,同时由顶板4挡住下一层的条烟,使其不能进入到托板6上,在顶烟汽缸3伸出到位后,直到两侧的-托烟汽缸5伸出卡住托起的第一层条烟,且需要等顶板4复位到位后,下一层的条烟才能进入到托板6上。这种装置的明显缺陷在于:
1、采取的堆叠方式为间隔式,堆叠条烟时,只能进行单层间隔堆叠,如果前面的分拣入烟速度较快,就会出现堵烟,需要暂停入烟。
2、由于这种装置顶起的是条烟中间的部位,在顶起的过程中,若条烟的规格、重量不同或条烟偏靠一边等,随着汽缸冲击的惯性,条烟的两端随之可能上下摆动,进而导致插板卡坏条烟。
因此,这种条烟自动堆叠装置的堆叠能力不够强,堆叠效率不够高,损坏率较高,不适用于高速分拣高速堆叠包装的高效率模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和堆叠效率高的多叶滚筒式高速堆叠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多叶滚筒式高速堆叠装置,包括机架、入烟皮带、叠烟机构、动力传输机构与电气控制机构,所述入烟皮带安装在机架上,叠烟机构分别与入烟皮带、动力传输机构连接,动力传输机构与电气控制机构连接;所述入烟皮带的两侧对称平行设置有拨烟滚筒,拨烟滚筒与动力传输机构连接,拨烟滚筒均匀设置有拨板,用于条烟的托起与堆叠。
所述的拨板为栅板或平板,所述栅板均匀等距分布有长度相同的栅叶。
作为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的栅板或平板的数量为2-6个;对于栅板,所述栅叶的数量为15-40片。
为增加整层条烟被送出后的稳定性,所述拨烟滚筒的堆叠方向上对称分布栅式护板,栅式护板固定在机架上,栅式护板的一端开有栅条,所述的栅条的数量为15-45根,其栅条伸入栅板的栅叶空隙之间,与栅叶交错排布。
为有效解决堵烟问题,所述的入烟皮带分为前段入烟皮带和后段入烟皮带,所述前段入烟皮带数量为2-3段,并列排布;所述后段入烟皮带数量为1-2段,交错排列在前段入烟皮带的空隙之间;前段入烟皮带与后段入烟皮带速度之比为2∶3。
为智能化管理条烟的堆叠,所述的后段入烟皮带的中间装有汽缸,汽缸的数量为4个,汽缸的顶出端上设置有挡板,挡板之间按照条烟宽度等距离排布,汽缸通过活动接头连接挡板。
为保证拨板滚筒的转动达到送烟的目的,所述的动力传输机构包括步进/伺服电机、同步带、同步轮与涡轮减速机,所述的步进/伺服电机通过同步带与同步轮带动涡轮减速机;动力传输机构通过同步带和同步轮与拨板滚筒连接,同时,动力传输机构通过数据线连接电气控制机构。
作为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的步进/伺服电机通过同步带与同步轮带动过渡轴,过渡轴通过同步带与同步轮带动涡轮减速机,所述的过渡轴固定在轴承座上。
为有效控制条烟的入烟位置,实现智能化管理,所述的电气控制机构包括伺服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计算机和光纤传感器;伺服控制器的一端通过数据线与动力传输机构连接,另一端通过数据线与可编程控制器的一端连接,可编程控制器的另一端通过数据线与计算机连接,光纤感应器与伺服控制器无线连接;光纤感应器的数量为12个,对称均匀分布在后段送烟皮带的两侧,每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光纤感应器之间的距离与烟的宽度相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拓维领先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拓维领先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72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