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水型沉淀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135777.6 | 申请日: | 2010-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844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29 |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舒玉芬;张晓伟;郭兴芳;张玲玲;朱开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 |
| 主分类号: | B01D21/04 | 分类号: | B01D21/04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董一宁 |
| 地址: | 30007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水 沉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水处理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节水型沉淀池。
背景技术:
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城市节水在解决我国水资源紧缺,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方面具有非常突出的地位。城市供水厂节水是城市节水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供水厂排泥水的减量化是供水厂节水的主要措施之一,我国大多数以地表水为水源的城市供水厂排泥水占取水量的5%~8%,具有很大节水潜力。据报道,我国自来水厂在常规的水处理运行中,沉淀池或澄清池排泥水约占供水厂产水量的2%~5%,滤池反冲洗废水约占总产水量的3%~6%。排泥水量的多少与沉淀、排泥等紧密相关,研究适宜的沉淀、排泥关键技术,开发节水型沉淀池以及排泥机械,提高沉淀池排泥水的整体含固率,对降低排泥水量和降低供水厂自用水量、全面提高我国自来水厂节水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现有的平流沉淀池、组合式沉淀池占地面积大、沉淀效率低、耐冲击负荷性弱,并且沉淀池排泥水的整体含固率低、排泥水量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水型沉淀池,它不仅具有占地少、沉淀效率高、耐冲击负荷性强等优点,还关键在于它能提高沉淀池排泥水的整体含固率,降低排泥水量,能节水。
如上构思,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水型沉淀池,包括池体,其特征在于:由置于前部的双层平流沉淀段和置于后部并与双层沉淀段相通的斜板沉淀段组成;双层平流沉淀段由上、下层沉淀段组成,每层沉淀段内安装往复式刮泥机;上、下层沉淀段为并联运行,上层平流沉淀段末端与下层沉淀段连结处开孔,上层平流沉淀段末端设置集水槽;斜板沉淀段由若干个斜板箱组成,其出水口采用多根穿孔集水槽。
上述上、下层沉淀段的进水配水花墙的上、下开率比为1∶3~3∶3。
上述上层平流沉淀段末端与下层沉淀段连结处开孔的长度与沉淀池总池长比例为1∶50~1∶10。
上述上层平流沉淀段末端设置1~5道集水槽。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1、在不影响出水水质的情况下,能提高沉淀池排泥水的整体含固率,降低排泥水量,节约自来水厂的自用水量。
2、占地少、沉淀效率高、耐冲击负荷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节水型沉淀池,由置于前部的双层平流沉淀段1和置于后部并与双层沉淀段相通的斜板沉淀段2组成。双层平流沉淀段由上、下层沉淀段组成,每层沉淀段内安装往复式刮泥机;上、下层沉淀段为并联运行,上、下层沉淀段进水配水花墙3的上下开率比为1∶3~3∶3,上、下层的排泥可独立排出也可合并排出;上层平流沉淀段末端与下层沉淀段连结处开孔4,开孔长度与沉淀池总池长比例为1∶50~1∶10;上层平流沉淀段末端设置两道集水槽5出水。
斜板沉淀段设置在双层沉淀段的后面,其作用是截留平流段未沉淀下来的细小絮体,进一步降低出水浊度,强化沉淀效果。斜板沉淀段由若干个斜板箱6组成,其出水口采用多根穿孔集水槽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未经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57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盘式过滤机机槽自动加压加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蜂窝陶瓷气体整流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