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管道内外壁涂装的设备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35772.3 | 申请日: | 201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2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沈淦荣;孙竹泉;杨鑫伟;钱银华;范永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洲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9/02 | 分类号: | B05C19/02;B05D3/00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赵卫康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管道 外壁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涂装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管道内外壁涂装的设备。
背景技术
对于金属管道而言,由于目前主要使用的是钢管或者铸铁管,因此表面容易发生腐蚀,故而需要在使用前对表面进行处理,也即是对管道内外表面进行涂装,以钢管为例,目前钢管在使用前多采用镀锌或者衬塑复合的方式进涂装,采用镀锌管,长期使用后容易造成镀层腐蚀溶解破损,金属锌进入管道输送的液体后,易造成二次污染;采用衬塑复合的方式,虽然较好的解决了强度、抗腐蚀等技术问题,但是成本较高,加工不便。
为解决上述问题,近些年来,采用喷塑、浸塑方式对管道进行涂装的技术得到了广泛的使用,采用该技术,即在金属管的内外表面涂装一层较薄的塑料粉末,使其形成薄层,从而在应用金属管道的良好的刚性、弹性和强度的同时,解决了金属管容易腐蚀的缺陷。
如中国专利号为200410003085的发明专利所公开的“铸铁管内表面喷塑工艺”及申请号为200410001797的发明专利所公开的“铸铁管外表面喷塑工艺”中,对如何涂装金属管内外表面的技术方案分别进行了介绍,然而上述两个技术方案都存在着缺陷:
1、上述两个技术方案中,内表面采用真空喷粉工艺,而外表面采用旋转管道静电喷涂的工艺,因此管道涂装需要分步完成,加工操作繁琐,生产效率低下;
2、采用旋转管道静电喷涂,容易造成管道表面涂装层薄厚不均,难于控制,影响涂装质量;
3、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喷涂的粉末涂料的有效利用率低,提高了涂装操作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管道内外壁涂装的设备,它能同时对管道的内外壁进行涂装,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管道内外壁涂装的设备,它包括上料架、热气源、加热筒、固化保温筒、行车及设于加热筒与固化保温筒之间的流化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流化装置包括流化筒及与流化筒下端相通连接的气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流化筒下端设有进风口,进风口与气源相通连接;进风口上方设有通风板,通风板上开有多个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加热筒上部设有热风入口,热风入口与热气源相通连接;加热筒下端设有出风口及引风机,出风口与引风机相通连接,引风机与热气源相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加热筒内还设有与加热筒内壁固定连接的散风圈,散风圈由多根钢条纵向排列而成,散风圈上固设有导风圈,导风圈上开有多个导风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固化保温筒与加热筒结构一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加热筒、固化保温筒埋设于工作平台下,两者管口露出工作平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所述流化筒埋设于工作平台下,其管口露出工作平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进行涂装的时候,利用行车从上料架上吊取待加工管道,并保持吊取的姿势沉入加热筒对管道进行加热,待加热完毕后,仍使用行车吊起管道并沉入流化筒,使流化筒内的粉末涂料粘附于管道内外壁,之后再次吊起管道沉入固化保温筒,固化一段时间后,再次取出冷却下线、封装;由上述涂装过程可见,该设备可以一次性浸塑完成管道内外壁的涂装,便于大规模流水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并且由于散风圈及导风圈的设置,使管道各处加热均匀,当管道沉入流化筒后,能够保证管道内外壁涂层均匀,有效提高粉末涂料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加热筒与热气源连接示意图;
图3是加热筒结构示意图;
图4是流化筒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料架,2、热气源,3、加热筒,4、固化保温筒,5、行车,7、流化筒,8、气源,71、进风口,72、通风板,721、孔,31、热风入口,32、出风口,33、引风机,34、散风圈,35、导风圈,351、导风孔,9、工作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洲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洲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57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尼龙涂覆中心孔防护塞
- 下一篇:烤漆房输送链防差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