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据加解密的转换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35770.4 | 申请日: | 201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28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张盛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巨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00 | 分类号: | G06F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伟智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 11325 | 代理人: | 张岱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解密 转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据加解密的转换装置,尤指可让计算机传输至储存设备的数据、或储存设备传输至计算机的数据由加/解密机构进行加/解的保存与读写,而达到保护数据安全的功效。
背景技术
目前,数字时代早已来临,使得信息发达,相对的数字内容的可移植性与重制性数据的取得与传递变得很容易,因此,对于数字安全管理也变得十分重要。
一般电子产品中,大量的采用随身碟、硬盘、记忆卡及智能卡…等可携式数字储存设备,其优点是具备轻薄、短小、省电、容量大等特性,但也因为携带方便而导致易于遗失的缺点,况且一般的可携式数字储存设备于储存档案数据时,通常仅仅是将数据直接进行储存、或是直接作复制及粘贴的动作,除此之外并无对数据作任何加密保全的动作,因此,一旦该可携式数字储存设备遗失或被窃取时,任何人都可直接读写该储存设备中所储存的档案数据,若当案中有私密或机密的档案时,使得个人(或企业)的隐私及机密极有可能被揭露,进而对个人(或企业)造成权益或利益的侵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加解密的转换装置,以增进数字内容的移植与重制过程中的数据安全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数据加解密的转换装置,包含:
一资料加/解密机构;
一第一传输接口,与数据加/解密机构连接;
一第二传输接口,与数据加/解密机构连接;以及
外接接口,与数据加/解密机构连接。
上述数据加解密的转换装置,可以利用第一传输接口与计算机连接,并以第二传输接口或外接接口与相关的储存设备连接,让计算机传输至储存设备的数据、或储存设备传输至计算机的数据由加/解密机构进行加/解的保存与读写,而达到保护数据安全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基本架构的方块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及图2,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数据加解密的转换装置至少包含一数据加/解密机构1、一第一传输接口2、一第二传输接口3以及外接接口4所构成。而该数据加/解密机构1、第一传输接口2、第二传输接口3及外接接口4可设置于一电路板51上且结合于一壳体5中,该第一传输接口2设于壳体5一端,而该第二传输接口3设于壳体5另端,且该外接界面4设于壳体5的一侧。
上述所提的数据加/解密机构1包含有一处理单元11、一与处理单元11连接的内存单元12、一与处理单元11连接的电源控制单元13、一与处理单元11连接的显示单元14、一与处理单元11连接的加/解密运算单元15、一与处理单元11连接的第一传输接口控制单元16、一与处理单元11连接的第二传输接口控制单元17、及一与处理单元11连接的外接接口控制单元18,其中该第一传输接口控制单元16可为USB Device,该第二传输接口控制单元17可为USBHost,而该外接接口控制单元18包含有记忆卡控制单元181及智能卡控制单元182。
该第一传输接口2与数据加/解密机构1连接,且由第一传输接口控制单元16进行控制,而该第一传输接口2可为USB接头。
该第二传输接口3与数据加/解密机构1连接,且由第二传输接口控制单元17进行控制,而该第二传输接口3可为USB接座。
各外接接口4与数据加/解密机构1连接,且各外接接口4包含有记忆卡插槽41及智慧卡插槽42,而该记忆卡插槽41及智慧卡插槽42由外接接口控制单元18的记忆卡控制单元181及智能卡控制单元182进行控制。
请参阅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当本实用新型于运用时(请同时配合参阅图1及图2),可将第一传输接口2与计算机6插接,且可以相关的随身碟70、硬盘71、记忆卡72或智能卡73等储存设备与第二传输接口3或外接接口4插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巨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巨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57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