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风力发电照明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35400.0 | 申请日: | 201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7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闫新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闫新明 |
主分类号: | F21S9/02 | 分类号: | F21S9/02;F21S9/04;F21V23/00;F03D3/00;F03D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515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风力 发电 照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力发电照明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在自然风的带动下,使涡轮式叶片机构,配合发电机及作为连接通风器与发电机的连动元件产生电力的涡轮式风力发电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熟知的大型风力发电机通常采用水平轴型式(螺旋桨式),其由风轮、叶片调整机械、变速箱(加速齿轮箱)、发电机、自动迎风装置、塔架等部件构成。由于风向及风量不固定等缺点,必须以大量的技术及成本投入,其塔架的大小及设置地点必须加以评估选择,而且发电不稳定,故其有加以改良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电量稳定、风能利用率高、使用方便的新型风力发电照明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新型风力发电照明装置,包括灯头、机架、蓄电池、按键开关、固定在机架上的涡轮通风器,所述机架内部还设置有充电元件,所述充电元件包括设置于机架内部且与蓄电池及灯头电连接的电路I板、发电机、设置在发电机上方的电路II板、以及与电路II板连接的风力蓄能装置。
所述风力蓄能装置包括与发电机轴固接的第一齿轮(A)、与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B)、以及与涡轮通风器连接的第三齿轮(C)。
所述第二齿轮(B)为双联齿轮,分别与第一齿轮(A)和第三齿轮(C)啮合。
所述第三齿轮(C)上还固定设置有一与涡轮通风器底端相连接的套筒。
所述套筒内部设有齿,并与第三齿轮(C)卡接。
所述涡轮通风器是于一个固定架体中心设置一直立的固定轴,该固定架体为圆管状且设置有四根加强肋。于该固定轴的顶端与该固定架体的上方设置有上、下扇叶座,该上、下扇叶座中心具有环形座,于座内分别设有轴承。该两轴承分别固定于该固定轴两端,下扇叶座的环行座下方固定有一齿轮,该齿轮可与下方扇叶座同步旋转,在上、下扇叶座侧面固定有弧形扇叶。
所述机架为一空心壳体,其外形可分为几何或不规则形状,并可装置于开放空间。
所述充电元件中装设有一个蓄电池,可储存或直接输出电力。
所述的灯头内的灯泡可以采用霓虹灯或LED。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利用自然风的带动,使涡轮式叶片机构,配合发电机及作为连接通风器与发电机的连动元件产生电力的涡轮式风力发电装置,主要是利用涡轮通风器的旋转轴是垂直的,不论任何方向的风吹来都可以旋转扇叶,借以推动发电机运转而产生电力,将所发电力直接使用或储存入蓄电池。大型螺旋桨式风力发电机,很容易受到风力条件及地理位置等因素的限制,必须需要大量的技术和资金的投入,而且发电量不稳定。本实用新型使用垂直旋转轴的涡轮通风器,不但风能利用率高,在风力不大的情况下即可稳定发电,而且只需放置在建筑物的顶部即可,所需空间小,并且成本较低,更可广泛运用在不同的地方,如农村、渔塘、花圃、工厂的透天屋顶,路灯等均可装置此发电系统,其发电的效率远胜于熟知的风力发电装置;对地理位置和风力条件要求较低,并且成本较低,可广泛用于工厂厂房、普通民居和路灯等。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组合剖视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俯视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具体应用实例示意图。
图中:
1、灯头;2、机架;3、蓄电池;4、按键开关;5、涡轮通风器;6、 电路I板;7、发电机;8、电路II板;9、风力蓄能装置;10、固定轴的顶端。
具体实施方式
现参照附图1-3,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一种新型风力发电照明装置,包括灯头1、机架2、蓄电池3、按键开关4、固定在机架2上的涡轮通风器5,所述机架2内部还设置有充电元件,所述充电元件包括设置于机架2内部且与蓄电池3及灯头1电连接的电路I板6、发电机7、设置在发电机7上方的电路I I板8、以及与电路I I板8连接的风力蓄能装置9。
所述风力蓄能装置9包括与发电机7轴固接的第一齿轮(A)、与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B)、以及与涡轮通风器5连接的第三齿轮(C)。
所述第二齿轮(B)为双联齿轮,分别与第一齿轮(A)和第三齿轮(C)啮合。
所述第三齿轮(C)上还固定设置有一个套筒,与涡轮通风器5底端相连接。
所述套筒内部设有齿,并与第三齿轮(C)卡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闫新明,未经闫新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54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支撑杆和包含该支撑杆的活络胎架
- 下一篇:道门护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