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计算机及仪表特种电缆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135363.3 | 申请日: | 2010-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2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生;曹桂红;刘家朝;赵树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星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11/06 | 分类号: | H01B11/06;H01B17/62;H01B7/295;H01B3/44;H01B3/08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孙文彩 |
| 地址: | 23833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计算机 仪表 特种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及仪表特种电缆,特别是一种无卤低烟阻燃环保型计算机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力、冶金、化工等工矿企业的集散系统、电子计算机系统、自动化系统的信号传输及检测仪器、仪表等连接用多对屏蔽计算电缆,基本上采用传统的聚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屏蔽型计算机电缆。这种电缆因采用具有介电常数小、介质损耗小、绝缘电阻大等优良电气性能的聚乙烯作为绝缘材料,所以电缆具有低电容、电感和稳定良好的传输性能。但随着该电缆的广泛使用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主要是在一些要求电缆具有阻燃性能的场合,因该电缆的绝缘采用聚乙烯材料但聚乙烯为易燃材料,而护套采用聚氯乙烯材料而聚氯乙烯只是具有不延燃性,所以电缆的阻燃性能往往达不到要求,导致电缆的这些场合使用时的安全隐患增加。后来为了增加电缆的阻燃性能电缆的护套材料采用阻燃聚氯乙烯材料,但由于聚氯乙烯材料含有卤素,一旦火灾发生时,电缆被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烟雾,而且还有含卤素有毒的腐蚀性气体释出。这样不但不利于救援工作的展开,而且含卤素的有毒气体对被困人员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另外计算机仪表电缆的应用场合一般都有精密的仪器设备,这些含有卤素的腐蚀性气体会对设备造成严重的酸性腐蚀。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常用计算机仪表电缆在一些有火灾发生的危险场合使用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环保性能和高阻燃性能,而且具有低电容、低电感的稳定信号传输功能的计算机及仪表特种电缆。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计算机及仪表特种电缆,由绝缘线芯按两线组或三线组对绞组成线组单元,在线组单元外设置有包带层和分屏蔽层,线组单元再绞合成缆芯,并在缆芯间设置填充层,缆芯及填充层外依次设置有第二包带层、总屏蔽层、总包带层以及外护套层,所述绝缘线芯由导体及绝缘层构成,所述绝缘层和外护套层均采用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材料制成。
所述填充层为无卤低烟玻纤绳。
所述第二包带层和总包带层为无卤低烟阻燃玻纤带。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电缆的绝缘层采用新型环保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绝缘料,该材料是聚乙烯为基材添加无机阻燃剂制成的环保型材料。该材料与普通聚乙烯相比,电气性能相差不大,保证电缆具有稳定的信号传输功能,但在阻燃性能方面由于添加了无机阻燃剂,所以阻燃性能得到提高,而且在燃烧时发烟量低,无含有卤素的腐蚀性气体释出。电缆的护套材料采用新型环保型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护套料。该材料充分考虑了电缆的无卤、低烟、阻燃性能采用聚烯烃为基材,阻燃剂不在采用卤素阻燃,而采用金属氧化物为阻燃剂。不但具有优良的阻燃性能,而且燃烧时发烟量低,释出气体主要为水和二氧化碳,对周围人员和设备无有害作用。电缆的辅助填充层和包带材料是采用无卤阻燃玻璃纤维材料,不但具有优良的阻燃性能,而且都是不含卤素的环保材料。本实用新型计算机及仪表特种电缆,具有高阻燃、无卤、低烟环保性能的同时也具有低电容、低电感、稳定的信号传输功能。电缆的阻燃性能达到GB/T18380规定的成束A类燃烧试验,电缆的低烟性能按照GB/T17651规定的试验条件,其透光率不小于60%,电缆的无卤性能按照GB/T17650的试验条件,PH值大于4.3,导电率小于10μs/mm。电缆的工作电容1kHZ时不大于90pF/m,电感电阻比不大于35μH/Ω。总之,该实用新型产品是一种将低烟、无卤、阻燃等环保性能和良好稳定的信号传输功能集于一体的新产品,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导体,2绝缘层,3包带层,4分屏蔽层,5填充层,6无卤阻燃玻纤带,7总屏蔽层,8总包带层,9外护套层。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计算机及仪表特种电缆,导体1采用第5类结构的多股软铜丝束合成导电线芯,导体生产经过以下几个步骤:拉丝—退火—束丝,导体采用束合的形式,其中1mm2以下导体中单丝最大直径为0.21mm,1.5-2.5mm2导体中单丝最大直径为0.26mm。绝缘层2采用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绝缘料,它的生产过程在SJ45挤塑机上生产完成,采用挤管式模具进行挤出,其挤出温度根据温区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机身温度控制在120±10℃,机头温度控制在150±5℃,模口温度控制在140±5℃,可根据挤出设备和材料的不同进行适当的调整,冬天与夏天相差5~10℃。包带层3采用无卤阻燃玻纤带,生产形式采用重叠绕包,搭盖率不小于15%,主要作用扎紧对绞线组。铜丝编织分屏蔽层4的生产过程在16锭编织机上完成,编织角一般控制在30~60度之间,通过调节编织角或编织节距将编织密度控制在80%以上。填充层5采用无卤阻燃玻纤绳,主要作用保证电缆的阻燃性能和圆整性。第二包带层6采用无卤阻燃玻纤带,生产形式采用重叠绕包,搭盖率不小于15%,主要作用扎紧对成缆线芯。铜丝编织总屏蔽层7的生产过程在编织机上完成,其中编织前线芯外径在6.5mm以下一般在16锭编织机上完成,直径在6.5~22.0mm以上一般在24锭编织机上完成,直径在22.0mm以上一般在32或36锭编织机上完成。编织角一般控制在30~60度之间,通过调节编织角或编织节距将编织密度控制在80%以上。总包带层8采用无卤阻燃玻纤带,生产形式采用重叠绕包,搭盖率不小于15%,主要作用隔离总屏蔽与外护层。外护套层9采用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护套层,也采用挤管式模具挤出,挤出温度根据温区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机身温度控制在115±10℃,机头温度控制在140±10℃,模口温度控制在130±5℃,可根据挤出设备和材料的不同进行适当的调整,冬天与夏天相差5~10℃。生产设备可根据电缆外径的大小采用不同的护套挤出机进行生产:外径在15mm以下的使用SJ45挤出机,外径在15mm以上的使用SJ65或SJ90挤出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星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星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53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防风偏线路绝缘子
- 下一篇:一种燃料操作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