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图文显示板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34522.8 | 申请日: | 2010-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71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 发明(设计)人: | 贾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贾勇 |
| 主分类号: | G09F9/40 | 分类号: | G09F9/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韬法业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3 | 代理人: | 遆俊臣 |
| 地址: | 100038 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图文 显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宣传、装饰用图板,特别涉及一种可反复使用、易于变换图案的图文显示板。
背景技术
电子显示板,目前在生产、生活各领域都有广泛应用,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其操作越来越简单,显示效果越来越好,体积也越来越小,但是,在实际生活中,由于电子显示板耗电多、成本高、有辐射、易损坏以及在装饰性上存在的局限性,其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
申请人申请了第200820123341.8号中国专利“图文显示板”,通过调整单元格内滑块的位置,使彩绳的相应色段呈现于图文显示板的显示面,该图文显示板可反复使用,根据需要方便地呈现或更改所需文字、图案,结构简单,成本低,利于健康,节约资源,装饰效果好、且可广泛应用于广告宣传、会场布置、家居装饰甚至儿童玩具领域。
但是,上述图文显示板在实际使用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首先是零部件较多,加工、维护仍有不便;此外,由于受到单元格的限制,单元像素占位较大,因此,小型显示板的显示效果较差,只适合应用于较大型的图文显示板上。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图文显示板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如何能创设一种结构更加简单,单元像素占位小,显示效果更好的新的图文显示板,是当前本领域的改进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图文显示板,使其结构更加简单,转动更加方便,单元像素占位小,显示效果更好,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图文显示板,主要包括固定框、缠线部件和线环,其中:缠线部件为多个,相互平行并与固定架固定连接;线环由具有多个色段的线绳首尾相接而成,每个缠线部件上可转动的平行缠绕有多个线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的缠线部件为矩形板体。
所述的缠线部件的上、下边缘为齿状,线环分别缠绕于各齿状凹陷处。
所述的缠线部件的平面上、与齿状凹陷对应处设有凹槽。
所述的缠线部件为矩形框体,或为配合使用的上、下横梁。
所述的矩形框体的上、下边框或配合使用的上、下横梁上均对应装有凹形滑轮,线环即缠绕于滑轮的凹陷处。
所述的滑轮边缘为齿状或设有手动柄。
所述的各线环的色段长度、排列顺序相同。
所述的线环为蓬松绒线绳或包裹有蓬松绒布的皮筋;所述的缠线部件为钢质;所述的固定架为设置于图文显示板的四周轮廓处的固定框,或为一条或一条以上固定梁;所述的缠线部件与固定架插接或螺接固定。
所述的各线环四周还设有隔板。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简单,转动更加方便,单元像素占位小,显示效果更好,更适于广泛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上述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图文显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文显示板缠线部件和线环的一种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文显示板缠线部件和线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图文显示板,主要包括固定框1、缠线部件2和线环3。缠线部件2为多个,相互平行并与固定架1固定连接,将图文显示板的显示面分割为多个条状区域。线环3由具有多个色段的线绳首尾相接而成,每个缠线部件2上可转动的平行缠绕有多个线环3,缠绕方向垂直于图文显示板的显示面。
其中,固定架1可为设置于图文显示板的四周轮廓处的固定框,或为一条或一条以上固定梁,并可根据场地需要在固定架上设置相应的挂钩、支脚等部件。
缠线部件2优选为轻薄钢质,不仅结实耐用,且摩擦力小,更利于调整、转动线环3,以插接或螺接等方式与固定架1固定连接。
线环3优选为蓬松绒线绳或包裹有蓬松绒布的皮筋,且各线环3的色段长度、排列顺序相同。
此外,还可在各线环3的四周增设隔板,以避免在某个线环转动过程中,带动、扰乱其他线环3的特定位置。
请配合参阅图2所示,较佳的,缠线部件2可为矩形板体,并将板体的上、下边缘设为齿状,还可在与齿状凹陷对应处的板状缠线部件平面上设置凹槽,线环3分别缠绕于各齿状凹陷处,从而有效防止线环3在缠线部件2上横向滑动而扰乱显示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贾勇,未经贾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45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