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体聚氨酯橡胶真空灌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34196.0 | 申请日: | 201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4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少舫;张宇辉;赵平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船重工海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9/42 | 分类号: | B29C39/42;B29C39/38;B29K75/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体 聚氨酯 橡胶 真空 灌注 装置 | ||
技术领域
在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真空状态下将液体聚氨酯橡胶灌注入模具中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在的水声换能器制作中,经常采用液体聚氨酯橡胶作为密封和透声材料,一股采用以下方法:首先利用真空干燥箱将液体聚氨酯橡胶脱泡,然后将脱泡后的聚氨酯橡胶在常压下倒入模具型腔,最后放入电热鼓风干燥箱加温交联固化。这样的生产方式有以下不足:一是由于液体聚氨酯橡胶具有较高的粘度(约2000cp),对于形状较为复杂的零件,液体聚氨酯橡胶不易充满模具型腔;二是在加温交联固化过程中,液体聚氨酯橡胶中的微气泡容易成为大气泡,影响固化后的聚氨酯橡胶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使液体聚氨酯橡胶更易充满模具型腔,抑制气泡生成,提高固化后的聚氨酯橡胶质量的液体聚氨酯橡胶真空灌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液体聚氨酯橡胶真空灌注装置,包括安装架,筒体安装在安装架上,密封盖通过铰链与筒体连接,进气抽气阀、进料阀和排空阀与筒体内部相通,在筒体内设有与温控板连接的加热管,置物架设置在加热管上方。密封盖上设有观察窗。筒体上还设有安全阀。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体聚氨酯橡胶真空灌注装置,筒体为钢制筒体,钢制筒体和密封盖可承受-0.1--0.6MPa的内压力;温控系统可提供筒体内液体聚氨酯橡胶交联固化所需的温度;通过真空泵或压缩机可控制筒体内的压力,便于在负压条件下将液体聚氨酯橡胶吸入模具型腔并使聚氨酯在加压条件下进行交联固化,可明显抑制聚氨酯橡胶中的气泡,提高固化后聚氨酯橡胶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安装架8,筒体1与安装在安装架8上,密封盖4通过铰链12与筒体1连接,进气抽气阀9、进料阀3和排空阀11与筒体1内部相通,在筒体1内设有与温控板7连接的加热管6,置物架5设置在加热管6上方。密封盖4上设有观察窗13。筒体1上还设有安全阀10。
本实用新型中,筒体1由钢板焊接而成,能承受-0.1-0.6MPa的内压力。筒体外表面包裹真空棉作为保温层。
密封盖4由铝板制成,中间有观察窗13,观察窗13由钢化玻璃制成,密封盖4外层包裹真空棉作为保温层。密封盖4通过铰链和筒体1相连,密封盖4和筒体1间用O型橡胶密封圈密封。加热管6由四根不锈钢加热管组成。置物架5由铝板和石棉板组成,用于放置模具,置物架5能承受最大50Kg的物品。进气抽气阀9控制气体进出筒体1,与空气压缩机或真空泵连接为筒1提供正压或负压。安全阀10可在当筒体1的压力超过设定值时自动启动,防止筒体1内的压力过大。排空阀11可放空筒体1内的气体。进料阀门3控制聚液体氨酯橡胶进入筒体1内的模具中。压力表2真空压力表,可显示-0.1-1.5MPa的压力值。温度控制板7由常用的温度控制线路组成,其温控精度为±2℃。安装架8由角钢焊接而成,用以支撑筒体和物品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利用真空泵通过进气抽气阀9将筒体1内的压力抽至-0.1Mpa,打开进料阀3,将液体聚氨酯橡胶吸入模具型腔;通过加热管6以及温控板7控制筒体1内的温度,在液体聚氨酯橡胶交联固化时,利用空气压缩机将筒体1内的压力升至0.4-0.6Mpa进行加压交联固化,完成固化后可通过排气阀11排出筒体1内的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船重工海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船重工海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41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注塑模具
- 下一篇:一种蒸压墙体砖模具的侧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