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体球幕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34160.2 | 申请日: | 2010-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4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峰;任思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峰;任思杰 |
主分类号: | G03B21/56 | 分类号: | G03B21/5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003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影院用的建筑充气膜结构,具体涉及一种内部具有光滑球形银幕的建筑结构,该建筑结构适用于播放各种球幕电影的影院或场馆。
背景技术
目前的球幕有硬质球幕和充气软体球幕两种。
一、硬质材料制成的球幕:
球幕是用金属材料预预制成幕板,经拼装而成的。安装时先将基环与悬挂链、支柱、钢梁或基墙相连接,然后在基环上安装球幕龙骨、网架,最后按一定顺序将预制的金属幕片逐片拼装到球幕网架上。
硬质球幕结构复杂,制造及维护困难,安装周期长,迁移困难,建设成本高。基于硬质球幕特定的结构形式,其尺寸受到加工和安装条件的限制,至今为止,最大的球幕直径是30米,其安装周期约需24周,且造价昂贵。如果要将球幕安装到其它地方,迁移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幕板变形。因此使用硬质材料制成的球幕往往都做成固定式球幕剧院。
二、柔性材料制成的球幕:
球幕采用经过裁剪的柔性幕布材料拼接而成,裁剪的形状经过专业计算软件设计。通过将柔性球幕固定到地面,在球幕和地面之间形成密闭空间,然后用鼓风机向球幕和地面之间吹气使球幕内外生产压差,使球幕实现球形。
柔性球幕的隔音和保温性能较差,不利于严寒和酷暑天气在户外使用;同时由于压差稳定是保证球幕稳定工作的关键,因此人员出入、风机故障、电压波动及瞬时的风雨都会造成球幕的瞬时振动而影响观看效果;对鼓风机稳定工作要求高,断电等事故甚至会造成球幕结构垮塌而不能安全使用。因此柔性球幕往往只用作临时性科普教育设备,国内还没有使用柔性球幕作为永久性剧院使用的成功实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球幕,该球幕成本低、易于安装、适用于任意尺寸的场馆,不会因意外因素影响观看效果及球幕结构,便于严寒和酷暑天气在户外使用,同时,既可做成永久性的剧院,又可做成临时的科普教育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软体球幕,包括金属支架,在金属支架的外表面覆盖有屋面覆盖物,其特征在于,幕布通过均布在金属支架上的牵引装置设于金属支架的内表面下方,幕布的底部与金属支架的底部相连,在金属支架的底部设有至少一台抽风装置,抽风装置向外抽真空使得屋面覆盖物与幕布之间的空间形成气密室。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就是依靠抽风系统在由骨架系统支承的屋面覆盖系统及无骨架支承的幕布系统之间的气密室内产生稳定的负压,从而在球幕表面形成稳定张力,并由此提供形状稳定的球幕。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空气支承结构形式,使球幕的支承结构非常简单,仅需将幕布固定到圈梁上并开启抽气机即可自动形成球幕,从而大大缩短了球幕的安装及拆卸周期。幕布采用柔性银幕材料制成,可以折叠打包运输,使球幕便于移动,同时,幕布是在厂内预制而成一块整体,尺寸不受安装条件限制,因而可以较低代价制成超大球幕。
由于幕布是通过气密室内的负压形成球幕形状的,这使得幕布形成的剧院空间可以是开放的,不会因人员出入、大门开启等气压波动因素致使球幕产生振动,影响观看效果。
由于在幕布和屋面覆盖物之间的密闭空间——气密室的存在,使室内外的热传导面积大大减少,具有更好的建筑保温性能,从而实现节能,并大大降低空调费用。尤其对于户外移动影院,在严寒酷暑气候下,具有更好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如果遇到断电等紧急情况,连接幕布和金属骨架的均匀分布的吊绳,能基本保持球幕的形状,球幕更不会直接落到地面,使人员可以从容地撤离到室外,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成本低、易于安装、适用于任意尺寸的场馆,不会因意外因素影响观看效果及球幕结构,便于严寒和酷暑天气在户外使用,同时,既可做成永久性的剧院,又可做成临时的科普教育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软体球幕的总体结构剖面图;
图2为金属支架的结构图;
图3为金属支架连接示意图;
图4为圈梁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牵引装置示意图;
图6为圈梁底部的连接示意图图;
图7为抽风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峰;任思杰,未经刘峰;任思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41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