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的水平分区浆液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133970.6 | 申请日: | 2010-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2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初;张丙海;陈焕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融新能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刘东初;张丙海;陈焕莹 |
| 主分类号: | B01D53/80 | 分类号: | B01D53/80;B01D53/5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石灰石 石膏 湿法 烟气 脱硫 吸收塔 水平 分区 浆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WFGD)吸收塔的水平分区浆液池装置,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类似领域中提高曝气氧化效果和提高产物结晶效果的浆液池装置。
背景技术
酸沉降和SO2污染一直是国际科学界和各国政府关心的重大环境问题。大气中的SO2与降水结合形成酸雨,会严重危害居民健康,腐蚀建筑材料,破坏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二氧化硫污染控制技术颇多,诸如改善能源结构、采用清洁燃料等,其中,烟气脱硫是有效削减SO2排放量不可替代的技术。烟气脱硫的方法很多,根据物理及化学的基本原理,大体上可分为吸收法、吸附法、催化法三种。吸收法是净化烟气中SO2的最重要的、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吸收法中又以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应用最为广泛、成熟和经济。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简介:
该工艺主要是采用廉价易得的石灰石作为脱硫吸收剂,石灰石经破碎磨细成粉状,与水混合搅拌制成石灰石浆液,由泵打入吸收塔的浆液池中,然后通过循环泵将浆液池中的吸收浆液送至喷淋层。烟气通过烟气入口进入吸收塔,从喷淋层喷出的吸收浆液与烟气接触混合,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浆液中的碳酸钙进行化学反应被吸收脱除,脱硫后净烟气由装设于吸收塔上部的除雾器除去雾滴后经烟囱排入大气。
吸收浆液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后收集到吸收塔浆液池中,在这里脱硫反应生成的反应产物经氧化空气强制氧化生成硫酸钙,硫酸钙在浆液池中结晶析出和长大,最终产物为石膏。
以上工艺吸收塔浆液池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吸收塔浆液池将CaSO3氧化的化学反应过程、石膏结晶的物理过程在一个环境中进行。而通过试验发现CaSO3氧化的化学反应在较低pH值环境中反应最彻底,石膏结晶的物理过程在高pH值的环境中结晶效果最好,结晶的晶粒也较大。这样两个矛盾的过程要在同一个浆液池环境中达到最佳状态在目前的吸收塔浆液池中是无法实现的。因此此种工艺的吸收塔浆液池必须严格地控制浆液池的pH值来使两个矛盾的过程都能顺利进行,并且留出一定的浆液池体积来保证这两个过程的正常进行,同时也导致吸收塔塔体较高、钢材耗量大、制造成本高。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垂直分区的浆液池,如图1所示,浆液池A的上部分为氧化区B,下部分为结晶区C,氧化区B和结晶区C垂直分布。垂直分区的浆液池的不足之处在于:塔体高,钢材耗量大,制造成本高,脱硫效率受气流分布不均匀影响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的水平分区浆液池,该浆液池分隔为氧化区和结晶区,并且氧化区和结晶区水平分布,氧化区位于吸收塔吸收区域的正下方,结晶区位于氧化区的一侧,两区域之间通过溢流过渡区相互联通,氧化区和溢流过渡区底部设有强制氧化空气分布管道。提高了曝气氧化效果和产物结晶效果,同时浆液池高度明显降低,克服了因吸收塔高度过高而造成的材料消耗量大的弊病,降低了强制氧化风机压头,有效节省了制造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的水平分区浆液池包含氧化区和结晶区,氧化区和结晶区水平分布,即氧化区与结晶区左右分布平行设置。
所述的氧化区位于吸收塔吸收区域的正下方,所述的结晶区位于氧化区的一侧,氧化区和结晶区的中间设有溢流过渡区,氧化区和溢流过渡区底部设有强制氧化空气分布管道。
所述的氧化区和溢流过渡区之间设有隔板墙3,隔板墙3的底部设有通流孔4,所述的溢流过渡区和结晶区之间设有隔板墙6,隔板墙6的顶部设有通流孔7。
洗涤烟气后下落的循环浆液汇集到所述的氧化区内进行曝气逆流氧化;氧化反应后的石膏浆液通过隔板墙3底部的通流孔4流入溢流过渡区,进行进一步顺流曝气完全氧化;该溢流过渡区的浆液通过隔板墙6顶部的通流孔7溢流进入所述的结晶区,进行石膏产物的结晶析出和晶粒长大。
所述的氧化区内为低pH值环境,所述的结晶区内为高pH值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融新能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刘东初;张丙海;陈焕莹,未经上海融新能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刘东初;张丙海;陈焕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397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抗污染结构的外压式中空纤维膜组件
- 下一篇:快速活性炭除甲醛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