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置U形内胆脱硫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33738.2 | 申请日: | 201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85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曹世清;曹代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代勇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C10K1/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100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晓***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 内胆 脱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硫装置,特别是一种采用内置U形内胆结构的脱硫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脱滤燃气中硫化氢的脱硫器的内胆一般是直通形结构,它置于脱硫调控器壳体内部,其缺点在于:外形结构不合理,生产成本高,脱硫效率低,气密性差,更换或再生脱硫剂不方便,不能形成整体流线性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置U形内胆脱硫器,脱硫效果好、流线性结构简单、外形美观、气流阻力小、气密性强,更换再生脱硫剂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置U形内胆脱硫器,包括壳体,左内胆和右内胆置于壳体内,左内胆和右内胆的下部为U形壁,壳体上端设有与左内胆相通的左输气管和与右内胆相通的右输气管,左内胆和右内胆上部通过左内胆孔及右内胆孔与壳体上孔相通,左内胆和右内胆底部与壳体下孔相通,左内胆和右内胆之间设有中隔离板,弧形左隔离板上端与中隔离板下端连接,弧形右隔离板上端与中隔离板下端连接,弧形左隔离板的下端和弧形右隔离板下端与仪表测压连接装置连接,左内胆下部和右内胆下部连通,壳体上孔通过上密封盖密封,壳体下孔通过下密封盖密封,与弧形左隔离板和弧形右隔离板之间的区域相对应的壳体为仪表壳体,仪表壳体上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仪表耳环稳固螺钉和仪表透视孔,壳体上部设有左调压阀固定孔和右调压阀固定孔。
壳体上孔与密封盖之间设有日形密封圈和内压套。
壳体下孔与下密封盖之间设有锥形密封圈和内压塞。
壳体上部还设有左安装固定孔,右安装固定孔和三个调压阀装饰盖定位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置U形内胆脱硫器,由于通过设于左内胆和右内胆之间的中隔离板、弧形左隔离板和弧形右隔离板拉长了燃气在脱硫器内的流程,燃气在壳体内的流动轨迹,相似于一个U型,延长了脱硫时间,而且接触燃气的脱硫剂数量增多、表面积增大,提高了脱硫净化效率,用于沼气管路上,硫容剩余量≤20mg/Nm3;采用上下开孔的结构形式,便于用户更换或再生脱硫剂;左内胆和右内胆的下部设计为U形壁使本装置整体结构呈流线型,不仅外形美观,而且燃气在其中的气体阻力小,加快了脱硫过程,另外U形壁更易清洗;仪表壳体的设计使得仪表能牢固地安装在壳体上,简化了整体结构,使用方便,安装固定孔使得本装置安装容易,不受地域的限制,适于推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5,左内胆6和右内胆7置于壳体5内,左内胆6和右内胆7的下部为U形壁,壳体5上端设有与左内胆6相通的左输气管1和与右内胆7相通的右输气管4,左内胆6和右内胆7上部通过左内胆孔8及右内胆孔9与壳体上孔3相通,左内胆6和右内胆7底部与壳体下孔13相通,左内胆6和右内胆7之间设有中隔离板10,弧形左隔离板12上端与中隔离板10下端连接,弧形右隔离板11上端与中隔离板10下端连接,弧形左隔离板12的下端和弧形右隔离板11下端与仪表测压连接装置2连接,左内胆6下部和右内胆7下部连通,壳体上孔3通过上密封盖16密封,壳体下孔13通过下密封盖19密封,与弧形左隔离板12和弧形右隔离板11之间的区域相对应的壳体为仪表壳体22,仪表壳体22上从上至下依次设有仪表耳环稳固螺钉21和仪表透视孔20,壳体5上部设有左调压阀固定孔C1和右调压阀固定孔C2。
壳体上孔3与密封盖16之间设有日形密封圈14和内压套15。
壳体下孔13与下密封盖19之间设有锥形密封圈17和内压塞18。
壳体5上部还设有左安装固定孔B1,右安装固定孔B2和三个调压阀装饰盖定位孔A1,A2,A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壳体上孔3与壳体下孔13密封,向左输气管1中输入含有硫化氢的燃气,由左内胆6内装的脱硫剂对硫化氢开始脱硫,当气体流入左内胆6下部时,在U形壁的作用下改变流动方向,进入右内胆7中,由右内胆7内的脱硫剂对硫化氢继续脱硫后,经过脱硫后的燃气从右输气管4输出。
也可向右输气管4中输入燃气,燃气在壳体5内的流动的原理同上,经过脱硫后的燃气最终从左输气管1输出。
如需要更换左内胆6和右内胆7所装的脱硫剂,首先关闭输入调压阀,拧开取出壳体上孔3的上密封盖16、内压套15和日形密封圈14,同时拧开壳体下孔13的下密封盖19、内压塞18和锥形密封圈17,即可取出脱硫剂;即可取出脱硫剂后,将锥形密封圈17、内压塞18、下密封盖19按顺序装好拧紧,再将脱硫剂通过漏斗由壳体上孔3灌入左内胆6和右内胆7中,拧紧上密封盖16,进行试压合格后即可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代勇,未经曹代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37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