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射频连接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33369.7 | 申请日: | 2010-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838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8 |
| 发明(设计)人: | 戴志坚;冯良平;宗秋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华坚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24/40 | 分类号: | H01R24/40;H01R13/4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2133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频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射频连接器。
背景技术
射频连接器工作在微波段雷达、遥控设备、卫星通讯等系统大量采用的连接器件,作为信号连接传递器件,它的工作性能直接影响到传送信号的质量。由于系统中大量采用,每种连接器可靠性必须非常高以满足整个系统工作可靠性指标要求。连接器中的转接器必不可少,一种型号转为另一种型号其结构直接影响电性能的主要因素。转接器设计结构时常用的设计思路:一是内导体与两个绝缘子相配合再装入外导体,这种结构台阶过渡多,反射损耗大,生产加工成本相应提高了。二是内导体压入绝缘子后再与另一型号内导体配合后成整体再装入外导体。这种结构简单,但内导体连接可靠性差。对在强振动、大冲击的恶劣环境下工作的转接器可能会发生信号传输不连续甚至中断。如何解决转接器结构简单,还要内导体连接可靠性好。
实用新型内容
1、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现有射频连接器中分体式中心导体结构转接器,内导体容易松动拉出,性能指标不稳定的问题。
2、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将绝缘子2切开,使之能够包住中心导体1并在中心导体1的凹槽内合并,绝缘子的另一端压入外壳3的沉孔,外壳3涂上导电胶旋紧在外壳衬套4上,密封圈5套在外壳衬套4的台阶上,螺套6压在外壳衬套4上。外壳3非接口端设有外螺纹和孔沉,外壳衬套4非接口端设有内螺纹和孔沉。
3、有益效果:
射频连接器中的转接器结构简单,内导体不易松动拉出,连接可靠性好,性能指标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绝缘子2解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结构的射频连接器,将绝缘子2切开,使之能够包住中心导体1并在中心导体1的凹槽内合并,绝缘子的另一端压入外壳3的沉孔,外壳3涂上导电胶旋紧在外壳衬套4上,密封圈5套在外壳衬套4的台阶上,螺套6压在外壳衬套4上。外壳3非接口端设有外螺纹和孔沉,外壳衬套4非接口端设有内螺纹和孔沉。
本实用新型采用设有凹槽的一体式中心导体,绝缘子2沿其大外圆直径方向纵切,切割长度大于绝缘子外直径1/2,但不能超过4/5,并与绝缘子2外直径同心,保证绝缘子2能够包住中心内导体1,合并后切口呈直线而且缝隙较小。
由于中心导体1是一体式,绝缘子2包住中心导体,并压在外壳3的沉孔上,接触非常牢靠,同是外壳3旋紧在外壳衬套4上,并有密封圈5套在外壳衬套4上,还有螺套6压在外壳衬套4上,使连接器不会因为外力影响而脱落。
此方法改变传统转接器内导体分体,绝缘子为整体的传统设计思路,切割绝缘子,使绝缘子为分体,并和一体式中心导体相配合,此种结构的射频连接器结构简单,性能非常可靠,且设备不会因外力影响而脱落中止运行。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它们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之精神和范围内,自当可作各种变化或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所界定的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华坚电子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华坚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33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机及电机用磁芯
- 下一篇:非接触电力传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搭载其的电子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