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塑转印袋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33295.7 | 申请日: | 2010-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9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家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隽益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M5/382 | 分类号: | B41M5/382;B44C1/1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塑转印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热转印领域有关,特别是指一种可将待加工工件外轮廓面完全包覆进行转印的热塑转印袋。
背景技术
目前习知一般的热转印方法,主要先将欲进行转印的工件表面上进行着胶,再以人工方式将转印纸(膜)平整地贴覆于上,再进行加热烘烤,使转印纸上的纹路转印于被贴覆的工件表面上。
然而,此种以人工进行贴覆转印纸的作业,相当耗费时间及人力成本,况且由于人工进行贴覆转印纸,其转印纸与工件表面密合贴接情形较为不佳,时常有瑕疵产品或转印不清的问题产生。
因此,遂有业者利用抽真空的方式取代人工操作,如图1所示,即将工件1及转印纸2置入于一真空袋体3中,再将真空袋体3内进行抽真空作业,如图2所示,以使转印纸2能密贴于工件1的表面上,此种抽真空的方式,虽然对转印纸2与工件1表面的密合着实有显著的改善,但,由于转印纸2本身仅能对工件1的局部表面或单一平面进行贴覆,因此对环状工件表面的热转印而言,同样有着必须反复贴覆的程序,不仅导致作业时间加长,更有使热转印后的工件表面纹路不连续的缺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塑转印袋,其能对工件的表面进行全面的热塑转印程序,以减少作业工时及增进热塑转印后工件的美观。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热塑转印袋,包含有一袋主体,其内部具有一中空的包覆空间,并至少一端具有一连通该包覆空间至外部的穿置口;以及若干布设于该袋主体表面上的转印纹路。
该袋主体为可挠、质轻、易传热的PET膜。
该袋主体的一端具有一连通该包覆空间至外部的第一穿置口,该袋主体相对于该第一穿置口的另一端,具有一连通该包覆空间至外部的第二穿置口。
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热塑转印袋方便供待加工的工件置入及同时可将该工件外轮廓面完全包覆,进行一次热转印程序后,即可使工件的外轮廓面具有连续完整的纹路,而不须经过多次的热转印程序,减少转印时所需的步骤,节省作业时间,提高热转印的效率,以利进行大量的转印作业,并且使转印后的纹路较为连续、完整、美观。
附图说明
图1、2为习知一种热转印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热塑转印袋的立体图;
图4为管状工件的示意图;
图5为工件置于热塑转印袋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进行抽真空时的示意图;
图7为工件置于热塑转印袋抽真空前的剖面示意图;
图8为工件置于热塑转印袋抽真空时的剖面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进行热烘烤时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完成热塑转印时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热塑转印袋进行热塑转印程序的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 工件 2转印纸 3真空袋体
100 热塑转印袋 10袋主体 11转印纹路
12 包覆空间 13第一穿置口 14第二穿置口
90 烘烤装置 91软性夹固装置 92扁平状吸嘴
93 固定平台 94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请配合参阅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热塑转印袋100:
该热塑转印袋100,具有一袋主体10及若干布设于该袋主体10表面上的转印纹路11,该袋主体10为可挠、质轻、易传热的PET膜(聚酯薄膜),该袋主体10内部具有一中空的包覆空间12,且该袋主体10的一端具有一连通该包覆空间12至外部的第一穿置口13,而于该袋主体10的另一端上,则具有一连通该包覆空间12的第二穿置口14,即该第二穿置口14位于该第一穿置口13的相对端上。
上述即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热塑转印袋100结构说明,接着,再将使用本实用新型热塑转印袋100的热转印方法介绍如下,其包含有以下步骤,请同时参阅图11:
a.取一表面欲进行热转印的工件94(如图4所示),该工件94可为环状体或具有对称表面的工件,并于该工件94表面上先行涂覆一底漆;
b.将该工件94自一热塑转印袋100的第一穿置口13或第二穿置口14穿入于包覆空间12中(如图5所示);该热塑转印袋100的结构如前述所揭,容不在此多加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隽益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隽益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32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枪式摄像机机内置镜头一体化结构
- 下一篇:一种立式双端面磨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