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遮阳板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33093.2 | 申请日: | 201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6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宋百忠;肖俊香;王海林;刘强;马芳武;李书福;杨健;赵福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3/02 | 分类号: | B60J3/02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陆永强 |
地址: | 317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挡风玻璃 遮阳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的遮阳部件,特别涉及一种汽车的前挡风玻璃遮阳板。
背景技术
遮阳板是设置于前挡风玻璃或者后挡风玻璃处,为了避免阳光从前窗或侧窗射进影响驾驶员或乘员视线而设计的。
现有技术中的前挡风玻璃遮阳板大体结构如下:遮阳板一端与固连于车身顶部的一根支承轴相铰接,遮阳板能以该支承轴为轴心转动并定位于翻转角度内的任意位置,从而可根据阳光照射的角度调整遮阳板的转动方位,以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普通汽车前挡风玻璃的遮阳板大多只能遮挡前挡风玻璃上端靠近主驾驶座的部分,为驾驶员遮挡阳光,不能为其他位置遮阳,若阳光照射角度偏大时,甚至不能完全遮挡住照射到主驾驶位置的阳光。若将遮阳板设置为完全覆盖在前挡风玻璃上端,又会导致驾驶室内采光不足,种种原因,造成现有技术中的遮阳板存在遮阳效果不理想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遮阳板,它在遮阳板的本体一上活动连接有本体二,通过调整本体二与本体一之间的相对位置达到调整其遮阳区域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遮阳板,包括呈板状的本体一和固连于车身顶部的连接件,所述的本体一至少有两点铰接于上述连接件上,且所述的本体一能以上述两铰接点所形成的直线为轴心转动,其特征在于,本遮阳板还包括平行于本体一且与本体一滑动连接的本体二,所述的本体一与本体二之间设有使本体二只能沿平行于本体一的平面且平行于上述两铰接点所形成直线方向滑动的导向结构。
本遮阳板的本体一与现有技术一样,铰接于固连在车身顶部的一根轴上或铰接于固连于车身顶部的两个支撑件上,本体一能以该铰接轴或铰接点所连成的直线为轴心转动,本体一呈长方形板状,本体二与本体一大小相近且两者平行设置,在导向机构的导向下,本体二只能沿着本体一横向滑动,从而改变两者之间的横向的相对位置关系,以改变遮阳板整体的遮阳区域。本体二与本体一完全重合时,其遮阳区域最小,本体二完全与本体一重合面积最小时,其遮阳区域最大。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遮阳板中,所述的本体一与本体二之间还设有能使本体二定位于滑动行程内任意位置的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可在本体二位置调整合适后使本体二相对本体一固定,以达到调整遮阳区域的目的,同时本体一的转动也能调整其遮阳区域,通过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可最大限度的调整遮阳区域面积。另外,定位机构的另一个作用在于防止本体二沿其滑动方向脱离本体一。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遮阳板中,所述的导向机构为设置于本体一上的导槽和设置于本体二上的导轨,所述的导轨能沿着导槽滑动。导轨和导槽平行于两铰接点所连成的直线,且分别位于本体一和本体二的两端,本体一上的导槽大小与本体二的导轨相对应,并且两者的截面都呈T字型或燕尾形,从而在对本体二进行导向的同时,还可防止本体一与本体二沿垂直于遮阳板平面方向脱离。
作为另一种方案,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遮阳板中,所述的导向机构为设置于本体一上的导轨和设置于本体二上的导槽,所述的导轨能沿着导槽滑动。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遮阳板中,所述的定位机构为设置于本体一上的限位槽和设置于本体二上的限位螺钉。限位螺钉位于本体二上开设的螺纹孔内,且限位螺钉与螺纹孔相配合,本体二位置调整合适后,拧紧限位螺钉,则限位螺钉的端部顶压在本体一的限位槽的底部,因限位螺钉与本体二螺纹连接,从而使本体二具有垂直本体一平面方向上的作用力,使固连于本体二上的导轨能压紧在导槽的上,则导轨与导槽之间形成较大的摩擦力,从而使本体二相对本体一位置固定。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前挡风玻璃遮阳板中,所述的限位槽长度小于本体一的长度,且上述的限位螺钉能顶靠在限位槽的末端。限位螺钉穿过本体二并嵌入限位槽内,限位槽长度小于本体一的长度,限位螺钉嵌入上述限位槽内并可顶靠在限位槽的末端,防止本体二沿其滑动方向脱离本体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前挡风玻璃的遮阳板采用滑动连接的本体一和本体二构成,通过调整本体一与本体二之间的相对位置,达到调整遮阳区域的目的,本遮阳板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遮阳面积大,可调范围大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汽车前挡风玻璃遮阳板本体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汽车前挡风玻璃遮阳板本体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汽车前挡风玻璃遮阳板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汽车前挡风玻璃遮阳板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30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摩托车包装箱
- 下一篇:一种用于快速模具制造的夹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