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亲子折叠自行车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33076.9 | 申请日: | 2010-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943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卢一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一雄 |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B62J9/00;B62K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孙刚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亲子 折叠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自行车结构,尤指一种多功能亲子折叠自行车。
背景技术
如图1图面所示,其为一种常用的亲子式自行车,其系于一车架1的上管2处增设一附属把手3及一附属座椅4,从而于大人骑乘自行车时,将幼儿置放于该上管2处的附属座椅4上,且该附属把手3可供其施力握持,以增加骑乘时的稳定及安全性;由于目前假日运动休闲的风气渐盛,且该等常用的亲子式自行车可于父母家长运动的同时,携带亲子一同骑乘运动以增加彼此的互动、提升亲子间感情,因此该等亲子式自行车十分受到父母、家长的喜爱。
但由于该等常用的亲子式自行车系将附属把手3及附属座椅4设置于车架1的上管2处,对于骑乘者来说脚部踩踏动作时容易受到阻碍,且该附属把手3及附属座椅4系为固定式无法拆卸,不但单独骑乘时会造成困扰,也因为该等附属把手3及附属座椅4的设置,使得车架1难以设计成可折叠式,不便于携带出游使用;或是拆装结构过于复杂,难以使用甚至影响车体的结构强度。再者,对于年纪尚小无法自行稳固坐立的婴儿或幼童来说,亦无法使用该等亲子式自行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亲子折叠自行车,以克服上述传统亲子式自行车存在的缺点与不便,使该折叠自行车具有可视使用目的拆换不同功能载具、且容易折叠携带、并具有自行车骑乘以及推车拖拉双用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亲子折叠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可折叠式车架,其包含有一车首结构、一供一座椅部装设的座管、一前轮以及一后轮;该可折叠式车架更设有一用以折叠车架而使自行车前轮位于该后轮侧面的折叠器;
至少一辅助轮,其设于上述座管底端处,该辅助轮与上述折叠的前轮及后轮呈三角形相对;
一把手,其包含一水平设置的主杆,该主杆连结设置于该车首结构处,且该主杆往两侧转折延伸各形成一握把杆,该主杆与该握把杆间形成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处设有一承载平台;
一用以供承载物件的载具,该载具底部对应该承载平台设有一嵌合座,该嵌合座与该承载平台活动组装,该载具固定于该容置空间内。
其中,该主杆与其两侧的握把杆大致呈U形。
其中,该载具两侧对应该握把杆各设有一可活动扣合于该握把杆上的辅助扣件。
其中,该嵌合座两侧各设有一向内转折可供该承载平台边缘容置的弯弧部,该嵌合座与该承载平台可活动地滑入嵌合,且该嵌合座上穿设有至少一定位孔,该承载平台上对应该定位孔设有一可活动伸缩卡置于该定位孔内的弹性插销。
其中,该辅助轮活动套接于该座管底端延伸处。
其中,该辅助轮可转动地枢接于该可折叠式车架处。
其中,该载具为一婴儿提篮、一儿童座椅或一宠物提篮。
其中,该可折叠式车架于该后轮上方更设有一可供该载具嵌合座活动结合的辅助承载平台。
其中,该主杆与该握把杆可相互折收地相连接。
其中,该握把杆间设有一可活动固定并横向跨越该载具的辅助固定杆。
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亲子折叠自行车可供乘载婴儿、幼童或其他物件,而不会影响到骑乘者的脚部踩踏动作,且便于骑乘者与载具上的婴儿、幼童面对面或近距离接触,更保有亲子互动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亲子折叠自行车,该可折叠式车架以该折叠器折叠,可使自行车折叠后该前轮位于该后轮的侧面,且该辅助轮与前轮及后轮于自行车折叠后呈三角形相对,以产生一稳固的支撑作用,搭配该把手的设置,可将本实用新型作为亲子推车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亲子折叠自行车,当骑乘者不需使用该载具时,可活动卸下该载具以作为一般的自行车骑乘;且该载具如婴儿提篮等亦可单独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亲子折叠自行车,该可折叠式车架于活动卸下该载具后,可活动折收以减少所占的体积大小,再加上该主杆与该握把杆间系为可相互折收的设计,更可便于携带外出。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亲子折叠自行车,该可折叠式车架可搭配电动或其他动力来源,以辅助使用者骑乘,且折叠作为推车、拖车等功能时,更可作为自动动力的推车、拖车,方便省力。
为便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于上述内容所表示的中心思想,兹以具体实施例表达。实施例中各种不同物件系按适于说明的比例、尺寸、变形量或位移量而描绘,而非按实际元件的比例予以绘制,合先叙明。且以下的说明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附图说明
图1为常用亲子自行车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行车体的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把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搭配载具的使用示意图(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一雄,未经卢一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30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