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棒轧机用机械复合辊环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32743.1 | 申请日: | 2010-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9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潘炎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炎芳 |
| 主分类号: | B21B1/16 | 分类号: | B21B1/16;B21B27/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陈继亮 |
| 地址: | 3221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轧机 机械 复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线材、棒材轧钢的技术领域,主要是一种线、棒轧机用机械复合辊环。
背景技术
从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线、棒轧机装备水平的提高和轧制技术的发展,轧制速度愈来愈高,同时轧制材料的表面质量要求愈来愈高,碳化钨成为辊环主要使用材料,辊环是轧钢生产中大量消耗的关键部件,为此我国每年要消耗大量钨、钴等稀有金属资源。预精轧机组,精轧机组,减定径机组是线、棒轧机的核心设备,这些悬臂轧机的辊环装配轴向压力是辊环装配的重要工艺参数。装配压力过高,生产中辊环在过盈装配应力、轧制压力引起的交变应力以及辊轴温升引起的热膨胀应力的共同作用下,易造成崩辊;装配压力过低,因不满足轧制力矩传动条件,引起锥套掉压。目前高速线、棒轧机的这些机组的辊环大多使用碳化钨材料,即使中、低速轧机,其精轧机组辊环也大多使用碳化钨材料,除了辊环碎裂是影响其使用效果主要因素外,碳化钨材料价格昂贵,使得厂家总希望着有价廉物美新材料出现。但是碳化钨材料优越的耐磨性能总能让使用者无法抗拒继续使用。硬质合金材料的比重大,因而同体积情况下硬质合金材料辊环的重量也比较大,在辊环装配时安装和拆卸时,以及修磨和搬运时都需要较大的劳动强度。为了能发挥其优越的耐磨性能,又尽量少的使用碳化钨材料,同时避免辊环的碎裂事故,各生产厂家都在开发研究复合辊环。通常对辊环使用要求是辊环表层要有良好的耐磨性和红硬性,辊环芯部要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韧性。为达到此目的,有的生产厂采用离心复合技术生产复合辊环,即辊环由辊芯和外层组成,目前采用辊环辊芯和外层都为球墨铸铁复合辊环比较普遍,球墨铸铁因需要球化处理,增加了生产成本,且球化工艺也不稳定,辊环工作层达不到使用寿命性能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性能优良、经济实用的线、棒轧机用机械复合辊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这种线、棒轧机用机械复合辊环,主要包括外层、内圈、压紧环和内六角螺钉,外层套在内圈外,压紧环套装在内圈上,压紧环与内圈之间通过内六角螺钉连接固定,内六角螺钉呈环形阵列排布,内圈和压紧环分别与外层的两侧台阶相接触。
所述内圈上设有通孔,压紧环上设有螺纹孔,通孔与螺纹孔相配合,内六角螺钉穿过通孔旋入螺纹孔内。
所述内圈的螺纹环处设有压盖,压盖通过内六角沉头螺钉固定在内圈上。
所述外层为硬质碳化钨材料。
所述内圈为合金结构钢材料。
所述内六角螺钉为8~24个。
本实用新型有益的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组合式辊环装配的结构特点,由脆性大的超硬材料和韧性优越的钢件材料组合装配而成,即保证了优越的耐磨性能,又可节约昂贵的超硬材料,同时避免了装配内应力而造成辊环碎裂,一般可降低成本三分之一左右,效果非常可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外层1,内圈2,压紧环3,内六角螺钉4,压盖5,内六角沉头螺钉6,收缩间隙7,过渡圆角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这种线、棒轧机用机械复合辊环,主要包括外层1、内圈2、压紧环3和内六角螺钉4,外层1为硬质碳化钨材料或其它超硬材料,内圈2为合金结构钢材料,韧性优越,不易断裂。外层1套在内圈2外,压紧环3套装在内圈2上,内圈2与压紧环3之间留有收缩间隙7。压紧环3与内圈2之间通过内六角螺钉4连接固定,内六角螺钉4呈环形阵列排布,内圈2上设有通孔,压紧环3上设有螺纹孔,通孔与螺纹孔相配合,内六角螺钉4穿过通孔旋入螺纹孔内,从而实现连接固定,螺纹孔最好为细牙螺纹孔,此种螺纹形式的连接固定效果更好。内圈2和压紧环3分别与外层1的两侧台阶相接触,压紧环3及内圈2与外层1的接触台阶处设有过渡圆角8,能有效得减少接触处的磨损。
为了美观,内圈2的螺纹环处设有压盖5,压盖5通过内六角沉头螺钉6固定在内圈2上,装配完毕后可以用电焊把内六角沉头螺钉6的内六角孔电焊后磨平,这样外观平整美观。
本实用新型通过内六角螺钉4将内圈2和压紧环3连接并相互拉紧,不断挤压外层1,随着内六角螺钉4得旋紧,使得外层1两侧的压紧力不断增加,两侧压力起到防止外层1硬质材料部件和内圈2产生相对滑动,随着配置内六角螺栓4数量增加和螺栓强度提高,压紧力可加大。内六角螺钉4的数量根据压紧耐磨材料压紧力需要配置,一般为8~24个,优选为12、16、20个。
除上述实施例外,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炎芳,未经潘炎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27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台式电视隐藏式电脑主机
- 下一篇:可电磁屏蔽的侧AV支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