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蓄热体旋转换热装置及工业炉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32617.6 | 申请日: | 201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6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吴道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道洪 |
主分类号: | F23D14/66 | 分类号: | F23D14/66;F27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赵镇勇 |
地址: | 1022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热 旋转 装置 工业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蓄热体旋转换热装置及工业炉。
背景技术
以高效节能、环保为特征的″高温空气燃烧技术(HTAC)″广泛应用于工业炉窑领域并且带动相关专业技术升华,与其配套的切换蓄热式烧嘴以及后来出现的回转档位蓄热器代表当前高温蓄热式空气预热器的技术现状。
现有技术中,切换蓄热式烧嘴的工作原理为两台蓄热式烧嘴由一台换向阀间歇切换控制高温烟气与常温空气流向实现交替蓄、释热。
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管路布置复杂,且不能实现高温直接换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用、管路布置简单的蓄热体旋转换热装置及工业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蓄热体旋转换热装置,包括旋转体,所述旋转体内设有至少一对上下相通的腔体,所述腔体内装有蓄热体,所述腔体的下部设有篦子;
所述旋转体上部设有上盖,所述上盖内设有两个高温集风通道,一个是高温废气入口,另一个是高温燃气或空气出口;
所述旋转体的下部设有下座,所述下座内设有两个低温集风通道,一个为低温废气出口,该口正对所述高温废气入口,另一个为常温燃气或空气入口,该口正对所述高温燃气或空气出口;
所述旋转体的下部回转轴心处连接有主传动轴,所述主传动轴向下穿过所述下座,所述主传动轴的下端连接有回转驱动装置;
所述主传动轴的下部设有轴肩,所述轴肩处连接有升降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业炉,该工业炉设有上述的蓄热体旋转换热装置。
由上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蓄热体旋转换热装置及工业炉,由于包括旋转体,旋转体内设有至少一对上下相通的腔体,腔体内装有蓄热体;旋转体上部设有上盖,上盖内设有两个高温集风通道,一个是高温废气入口,另一个是高温燃气或空气出口;旋转体的下部设有下座,下座内设有两个低温集风通道,一个为低温废气出口,该口正对所述高温废气入口,另一个为常温燃气或空气入口,该口正对所述高温燃气或空气出口;旋转体的下部回转轴心处连接有主传动轴,主传动轴向下穿过所述下座,主传动轴的下端连接有回转驱动装置;主传动轴的下部设有轴肩,所述轴肩处连接有升降驱动装置。利用蓄热体的交替运动,将炉内燃烧后产生的高温废气与常温燃气或空气进行热交换,然后注入炉内,实现高温空气燃烧,可实现高温换向,且大幅度简化了管路的布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蓄热体旋转换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蓄热体旋转换热装置,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是:
包括旋转体,所述旋转体内设有至少一对上下相通的腔体,如设有2对或4对上下相通的腔体等。腔体内装有蓄热体,腔体的下部设有篦子,用于将蓄热体托住。
旋转体上部设有上盖,上盖内设有两个高温集风通道,一个是高温废气入口,另一个是高温燃气或空气出口;
旋转体的下部设有下座,下座内设有两个低温集风通道,一个为低温废气出口,该口正对所述高温废气入口,另一个为常温燃气或空气入口,该口正对所述高温燃气或空气出口;
旋转体的下部回转轴心处连接有主传动轴,主传动轴向下穿过所述下座,主传动轴的下端连接有回转驱动装置;主传动轴的下部设有轴肩,轴肩处连接有升降驱动装置。
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可以包括升降气缸,所述主传动轴的下部轴肩处装有止推轴承,所述止推轴承的上面抵在所述轴肩上,下面抵在所述升降气缸上。也可以采用油缸或其它的机械升降驱动装置。
所述回转驱动装置包括回转气缸,所述主传动轴的下端装有曲柄,所述回转气缸与所述曲柄连接。也可以采用油缸、油马达或其它的机械回转装置。
所述旋转体的回转角度为:
当所述旋转体内设有一对上下相通的腔体时,其回转角度为180°;当所述旋转体内设有两对上下相通的腔体时,其回转角度为90°,依次类推。
所述下座的上部可以设有带弹簧的密封滑板,所述密封滑板紧贴在所述旋转体的下部。
所述上盖与所述旋转体的外壁之间可以设有环形水封槽。所述旋转体与所述下座的外壁之间也可以设有环形水封槽。
所述旋转体与所述主传动轴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为榫接,或其它的连接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工业炉,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是:该工业炉设有上述的蓄热体旋转换热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道洪,未经吴道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26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