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动力自动送丝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31507.8 | 申请日: | 201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5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华;杨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133 | 分类号: | B23K9/133;B23K9/16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窦久鹏 |
地址: | 110034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 自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本发明创造涉及真空充氩自动焊接设备内部送丝机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目前,进行自动氩弧焊时,送丝机构采用通用的单动力送丝机构,由于钛合金焊丝强度高,在自动焊送丝时,焊丝与传动轮会产生相对滑动,不能匀速送丝,为满足匀速送丝的需要,必须要调整钨极,严重影响焊接质量。
发明内容:本发明创造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匀速送丝的双动力自动送丝机构;本发明创造的目的是通过下述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双动力自动送丝机构,其特征在于由轴III、轴IV、轴I、旋转耳片、轴II、送丝轮III、轴V、锁紧轴套II、四个齿轮、垫板、轴承II、送丝轮I、送丝轮II、轴承IV、锁紧轴、锁紧轴套I、锁紧套、轴承III、轴承I、平板、固定耳片和弹簧构成;两个固定耳片上分别制出安装轴IV的孔及一个通孔,在平板上分别制出安装两个轴I和一个轴II的安装孔,在平板上制出齿轮通过的通孔,两个旋转耳片上分别制出轴III、轴IV和轴V安装孔;在两个轴I上依次装齿轮、轴承III和垫板,在轴承III上装送丝轮I,将轴I装在平板上,轴II上装轴承I和送丝轮III,将轴II装在平板上,将一个齿轮通过平板上的通孔与两个轴I上的齿轮啮合,两个固定耳片对称的安装在平板上,将两个轴IV分别装在固定耳片上,将两个旋转耳片分别装在轴IV上,将两个轴V分别装在两个旋转耳片上,轴V上装轴承II和垫板,将两个送丝轮II分别装在轴承II上,其中一个轴V上再装一个齿轮,在两个旋转耳片其中的一个上装轴III,锁紧轴装在轴III上,将锁紧轴套II、弹簧和锁紧轴套I依次装在锁紧轴上,将锁紧套装在锁紧轴上。
本发明创造的优点:由于采用了两组送丝机构即两个轴I上的送丝轮I分别与两个轴V上的送丝轮II构成两组送丝机构,双动力送丝,速度均匀且可调。
附图说明:
图1是双动力自动送丝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1、轴III 2、轴IV3、轴I 4、旋转耳片5、轴II 6、送丝轮III 7、轴V 8、锁紧轴套II 9、齿轮10、垫板11、轴承II 12、送丝轮I 13、送丝轮II 14、轴承IV15、锁紧轴16、锁紧轴套I 17、锁紧套19、轴承III 20、轴承I 21、平板22、固定耳片23、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双动力自动送丝机构,其特征在于由轴III、轴IV、轴I、旋转耳片、轴II、送丝轮III、轴V、锁紧轴套II、四个齿轮、垫板、轴承II、送丝轮I、送丝轮II、轴承IV、锁紧轴、锁紧轴套I、锁紧套、轴承III、轴承I、平板、固定耳片和弹簧构成;两个固定耳片上分别制出安装轴IV的孔及一个通孔,在平板上分别制出安装两个轴I和一个轴II的安装孔,在平板上制出齿轮通过的通孔,两个旋转耳片上分别制出轴III、轴IV和轴V安装孔;在两个轴I上依次装齿轮、轴承III和垫板,在轴承III上装送丝轮I,将轴I装在平板上,轴II上装轴承I和送丝轮III,将轴II装在平板上,将一个齿轮通过平板上的通孔与两个轴I上的齿轮啮合,两个固定耳片对称的安装在平板上,将两个轴IV分别装在固定耳片上,将两个旋转耳片分别装在轴IV上,将两个轴V分别装在两个旋转耳片上,轴V上装轴承II和垫板,将两个送丝轮II分别装在轴承II上,其中一个轴V上再装一个齿轮,在两个旋转耳片其中的一个上装轴III,锁紧轴装在轴III上,将锁紧轴套II、弹簧和锁紧轴套I依次装在锁紧轴上,将锁紧套装在锁紧轴上。
送丝轮II可制成带有压纹凹槽与焊丝产生较大摩擦力,保证送丝均匀,提高了焊接质量。
工作时,调整锁紧套使压紧力适中,将锁紧轴卡在另一个旋转耳片上,将中间的齿轮与电机连接,该齿轮成为主动齿轮,带动其余三个齿轮,此三个齿轮为被动齿轮,带动送丝轮I、送丝轮II和送丝轮III转动,完成送丝任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15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颗粒包装机
- 下一篇:新型全氧燃烧玻璃熔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