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助力自行车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31289.8 | 申请日: | 2010-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7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袁荣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荣馨 |
| 主分类号: | B62M1/20 | 分类号: | B62M1/20;B62J1/02 |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37215 | 代理人: | 王庆德 |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助力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具体是一种通过重力进行助力的自行车。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我国城乡居民广泛使用的交通工具。现在的自行车包括车架,车架的前部装有前车轮和车把,车架的后部装有后车轮和车座,车架的中部装有与后车轮传动连接的链轮驱动装置,骑行时,骑车人用脚驱动链轮带动后车轮转动。骑车人的重力通过车座和车架作用在前后车轮上,由于前后车轮一样大,重力不会产生驱动车轮前行的动力,长时间骑车后,骑车人会十分疲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助力自行车,骑车人在骑行自行车时骑车人的自身重力能转化成车轮前行的动力,能大大减轻骑车人的脚蹬驱动力,长时间骑行时骑车人不易疲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如下结构的助力自行车:该助力自行车包括车架和安装在车架上的车座,车架前部安装有前叉,前叉下方安装有前车轮,车架的后部装有后车轮,其结构特点是:前车轮的直径比后车轮的直径小,车架整体采用前低后高倾斜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后,骑车人在骑行时重力会通过车架作用在前后轮上,由于前车轮的直径比后车轮的直径小,车架整体采用前低后高倾斜设置,重力会分解成垂直压向车架的分力和水平向前方向的分力,这样压向车架的分力会小于重力,因此骑车时所需要克服的摩擦力就会减小,并且水平向前方向的分力会对前后车轮产生驱动力,因而本实用新型能大大减轻骑车人的脚蹬驱动力,具有能利用自身重力助力的优点。
车架的前部固装有前承载架。可以在前承载架上装载货物,装载货物的重力也会通过车架传递给前后车轮,同理,也会节省骑车人的驱动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所述车座的前端铰接在车架的上部,车座的后部铰接有下伸的减振器,减振器的下端铰接在车架的下部,减振器下端的铰接点位于后车轮后轴的后部;骑车人坐在车座上后,车座把重力通过车架传递给后车轮,随着减振器的减振作用,压向连接杆的力会推动后轮,进一步减轻骑车人的脚蹬驱动力,从而达到助力的目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车座包括坐板和包覆在坐板上的透气性坐垫,坐板的顶面上设有自其后端部向前延伸的开口,开口将坐板的后部分为左部和右部,坐板的下方依次连接有减震装置和连接板,连接板的前端铰接在车架上,连接板的后部与减振器的顶部铰接;骑车人在骑行时左右臀部会分别落在左部和右部上,会阴部和肛门会处于开口之上,因此骑车人的会阴部和肛门不会直接受到坐板的挤压和摩擦,大大减小了会阴部和肛门受到的挤压力和摩擦力,并且臀部、会阴部以及肛门处的汗液会通过透气性坐垫散发,有利于骑车人的身体健康。
坐板前部与连接板之间通过前导向螺栓连接,左部和右部之间连接有下凸的弧形板,弧形板与连接板之间通过后导向螺栓连接,减震装置包括设置在前导向螺栓上的前弹簧和设置后导向螺栓上的后弹簧。
透气性坐垫由两棉布层和夹在两棉布层的海绵层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坐板的两侧各设有下伸部,连接板上设有与下伸部相对应的凸台,由于只设置一个后弹簧,坐板后部会左右晃动,下伸部与凸台配合减小了坐板左右晃动的程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车架的示意图;
图3为车座剖视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去掉透气性坐垫后俯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荣馨,未经袁荣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12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