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31153.7 | 申请日: | 2010-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7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 发明(设计)人: | 陈德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41 | 分类号: | H01R13/41;H01R13/4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昆***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指一种绝缘本体和导电端子硬性固持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小型化的趋势,电子产品的各个部件越来越小。电连接器作为电子产品必不可少的部件,如何使其占据尽可能小的空间成为研究的主题。
台湾专利公告号第361157号揭示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若干插置于绝缘本体中的导电端子,导电端子与绝缘本体之间通过硬性干涉固定,无需设置定位结构,减小了电连接器占据的空间。然由于导电端子与绝缘本体之间为硬性干涉,导电端子与绝缘本体之间具有较强的应力,绝缘本体易出现裂痕,影响产品的成品率。
鉴于以上缺失,特设计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电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良好释放应力的电连接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及导电端子,绝缘本体具有至少一个对接框口,该对接框口一表面开设有贯穿绝缘本体的通槽,导电端子插置于通槽中,其中绝缘本体自该通槽的各侧面延伸有抵靠于导电端子的凸部,各凸部间存在间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电连接器抵靠于导电端子的凸部间存在间隙,在凸部与导电端子硬性干涉时,可通过间隙释放应力,避免绝缘本体在应力作用下产生裂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绝缘本体的前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包括绝缘本体1及若干插置于绝缘本体1的导电端子2。
请参阅图1所示,绝缘本体1具有对接面11及与对接面相对的后表面12,绝缘本体1自对接面11向后表面12垂直形成有两对接框口111,该两对接框口111具有底面1112,两对接框口111具有不同形状可避免发生误插。该两对接框口之间设有分隔墙112,两对接框口111通过分隔墙112相间隔且不相连通。请参阅图3、图4所示,对接框口的底面1112设有贯穿后表面12的通槽113,导电端子2自后表面12插入通槽113中。
请参阅图3所示,导电端子2成L形,具有对接部21、垂直于对接部21的焊接部22及连接对接部21和焊接部22的连接部23。对接部21自由端具有若干斜面,对接部21通过自由端插置于通槽113。请参阅图4所示,通槽113大致呈正方形,自通槽113的四侧分别向相对侧垂直延伸有凸部1131,凸部1131成梯形,请参阅图5所示,凸部1131分别抵靠于导电端子2连接部23的四个侧面,由于各凸部1131间存在间隙1132,在各凸部1131与导电端子2硬性干涉时,可通过间隙释放应力,避免绝缘本体1在应力作用下产生裂痕。
请参阅图1、图3所示,绝缘本体1具有连接对接面11和后表面12的顶面14和下表面15,顶面14自对接面11向后形成三角形的凹槽141,顶面14靠近后表面12的位置进一步设有两矩形块142。下表面15在对应分隔墙112的位置设有配合块151。导电端子焊接部22的自由端位于绝缘本体2下表面15的下方。
导电端子2连接部23的上下平面与对接部的上下平面不在一个平面上,绝缘本体1的后表面12具有与连接部23和对接部22相配合的阶梯状结构。连接部23一侧面进一步垂直延伸有突起231,通槽113邻接后表面12的位置设有凹陷1133,突起231沿着凹陷1133进入通槽113,突起231最终定位于一凸部1131的后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方式,不是全部或唯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而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11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病历自动续打控制装置
- 下一篇:电器测试用接线柱结构改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