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段式空心并联电抗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31062.3 | 申请日: | 2010-0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8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罗兵;赵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桂林五环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37/00 | 分类号: | H01F37/00;H01F27/30;H01F4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段式 空心 并联 电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段式空心并联电抗器,用于电力系统输电线路容性电流的补偿,属于电抗器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线路输送距离的变长以及电缆网络的增长,电网的容性电流日益增大,为了补偿容性电流,抑制过高的工频过电压,电力系统加装了不少并联电抗器,而干式空心并联电抗器以其电感值稳定、机械强度高、维护简单的特点更是获得了大量的应用。目前,干式空心并联电抗器每相只有一个线圈,通常情况下,电抗器容量越大,其线圈越高大,制造起来越困难,另外,线圈越高,线圈中的气道散热效果越差,线圈上部分的温度要高出下部分的温度越多,最热点的温度难以控制,容易造成局部过热。从实际运行情况看,空心并联电抗器发生线圈损坏故障并不在少数,据统计,大部分的线圈损坏都是由表面树枝状放电造成的。树枝状放电的主要起因是:空心并联电抗器的线圈为圆筒形,其圆周表面平整没有伞形结构,雨水很容易直接从其上星形架(一般为进线端)流到下星形架(一般为出线端),导致整个表面湿润,而上星形架和下星形架都是裸露的铝排,这样就产生了表面泄露电流,加上线圈表面日积月累的导电污层,更是增大了表面泄露电流,在局部区域较大的泄露电流产生足够的热量烘干水分形成干区,干区的局部高场强容易引起沿面放电。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空心并联电抗器制造困难、散热不良、表面泄露电流大容易引发树枝状放电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段式空心并联电抗器,它的线圈便于制造、散热良好、能减小表面泄露电流,在运行中不易发生树枝状放电。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单相电抗器分为两段,即上段部分和下段部分,每段均由上星形架、线圈、下星形架组成,两段分开单独制造完成后,将下段部分用不锈钢螺栓固定在支柱绝缘子上,再将上段部分用不锈钢螺栓固定在下段部分之上,两段线圈之间的星形架形成横向气道,空气在气道中可以顺畅流通以利散热,此外,气道在中间切断了进线端和出线端之间表面泄露电流的路径,因此两段之间气道处不会产生表面泄露电流。另外,所有星形架的铝排进行绝缘处理,并且每段的上、下星形架的铝排臂错开一定角度布置,即上、下星形架的铝排臂不对齐,经过上述处理,其结果是加长了电流泄露路径,从而增大阻抗,大大减小表面泄露电流,有效阻止沿面放电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大电抗器分为两段,每段可以单独制造,所需工装设备简单,工艺过程便于控制,产品制造质量得到保证;运行中,两段线圈之间的气道加强了散热效果,线圈的温度分布比较均匀,防止局部过热;铝排的绝缘处理和错开布置增大了泄露阻抗,大大减小表面泄露电流,有效阻止沿面放电发生;如果线圈损坏,只需更换损坏的那一段,完好的另一段继续使用,这样可以减少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上星形架,2.上段线圈,3.下星形架,4.上星形架,5.下段线圈,6.下星形架,7.包封,8.气道引拔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由线圈、星形架、支柱绝缘子组成。具体为:首先,用氩弧焊机将铝排(本例为八个臂)焊接成上星形架(1)或下星形架(3),焊好后,上星形架(1)和下星形架(3)的所有铝排包扎或涂敷1~2mm厚绝缘层,将上星形架(1)和下星形架(3)的铝排错开一定角度(本例为22.5°)后装在绕线模具上,然后,在绕线模具上用导线按要求逐层绕制线圈,绕完几层线后,用浸渍过环氧树脂的玻璃丝束把那几层线包绕密封即成为一个包封(7),之后,在包封(7)外表面装上气道引拔棒(8),再接着绕制第二个包封(7),以此类推,直至绕制完其它包封,包封和气道即构成上段线圈(2)(本例为五个包封四个气道),在这过程中,用绑扎带把上星形架(1)、包封(7)和下星形架(3)绑在一起,最后放进烘炉固化成玻璃刚体,出炉后经过整形、焊接线头、喷涂耐候性RTV漆即成为上段部分。同理,下段部分完全可以按照上段部分的方法进行制造,总装配时,将下段部分用不锈钢螺栓固定在支柱绝缘子上,再将上段部分用不锈钢螺栓固定在下段部分之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五环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桂林五环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10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