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索道张紧自动补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30133.8 | 申请日: | 2010-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12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1-19 |
发明(设计)人: | 谭振东;王振涛;吴卫国;何超;靳尚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事交通运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B27/32 | 分类号: | B63B27/3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杨红 |
地址: | 30016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索道 自动 补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移动式高架索道补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为移动式高架索补给装置提供恒定张力的索道张紧自动补偿器。
背景技术
在船舶或海上浮动平台作为高架索补给装置的一端进行海上补给操作时,会受到外力的作用而产生运动漂移,这些漂移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补给作业时,船舶由锚索、推进器协助定位,虽然处于海上定位状态,但在风浪流和高架索的作用下,还会产生一定的位移;二是船舶在风浪中产生横、纵方向的摇摆,由于补给索挂点距船舶摇摆中心有一定的高度,产生了以此为半径的线位移。因索道一端运动,而导致索道张力变化,导致高架索载荷的突变和补给货物产生摆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索道张紧自动补偿器,将其连接于高架索绞车和补给架之间,可以产生一定的伸缩量来补偿补给作业时船舶运动产生的位移,使高架索道保持恒定的张力,避免高架索载荷的突变和补给货物产生摆动。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索道张紧自动补偿器,其特征是:主要由补偿机构张力器通过高架索和多饼滑车连作,所述补偿机构张力器主要由补偿器底座、补偿器缸体、活塞、液压油管、补气管、气液蓄压器和空气机构成,所述补偿器缸体通过活塞分成两个腔,上腔为空气腔,并接有补气管,下腔为液压油腔,并通过液压油管与气液蓄压器下端相通,所述气液蓄压器上端与空气机连通。
所述补偿器缸体的活塞杆顶端装有多饼滑车,其上缠绕多圈高架索,高架索的一端从多饼滑车伸出,其另一端从固定在补偿器缸体下部的多饼滑车伸出,并与绞车连接。
有益效果:连接于高架索绞车和补给架之间,可以产生一定的伸缩量来补偿补给作业时船舶运动产生的位移,使高架索道保持恒定的张力,避免高架索载荷的突变和补给货物产生摆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补偿器底座,2、补偿器缸体,3、液压油腔,4、活塞,5、活塞杆,6、液压油管,7、补气管,8、空气腔,9、多饼滑车,10、高架索,11、气液蓄压器,12、空气瓶,13、空压机,14、绞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详述如下:
详见附图,一种索道张紧自动补偿器,主要由补偿机构张力器通过高架索和多饼滑车连作,所述补偿机构张力器主要由补偿器底座1、补偿器缸体2、活塞4、液压油管6、补气管7、气液蓄压器11和空气机13构成,所述补偿器缸体通过活塞分成两个腔,上腔为空气腔8,并接有补气管7,可随时向腔内补入空气;下腔为液压油腔3,并通过液压油管6与气液蓄压器下端相通,腔内可随时排出和补充液压油。所述气液蓄压器上端与空气机和空气瓶12连通。所述补偿器缸体的活塞杆5顶端装有多饼滑车9,其上缠绕多圈高架索10,高架索的一端从多饼滑车伸出,其另一端从固定在补偿器缸体下部的多饼滑车9伸出,并与绞车14连接。
工作原理:当高架索内的张力大于设定张力时,将压着活塞下行。在活塞下行过程中,一方面,液压油腔内的油被压缩至蓄压器,使蓄压器内油面升高,油面上的空气被压缩,压力增大,使系统出现新的平衡;另一方面,缠绕在张力器两端多饼滑车之间的缆索随着活塞下行开始逐渐松弛,并随之从多饼滑车放出高架索,又使索内张力逐渐减小。与此同时,由于蓄压器内空气压力的作用,活塞也随着高架索逐渐放出而开始上行,从而又一次打破新的平衡。当高架索因逐渐放出而使张力逐渐减小到设定张力时,活塞回到原来位置处,使整个系统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
反之,当高架索内的张力小于设定张力时,由于蓄压器内的高压空气通过液压油传送给活塞的压力将推着活塞上行。在上行过程中,一方面,液压油腔体积增大,蓄压器向其内补充液压油,使蓄压器内的油面下降,液面上的空间同时增大,空气压力减小,同时,空气腔内的空气被压缩,压力增大,系统出现新的平衡;另一方面,缠绕在张力器两端多饼滑车之间的缆索随着活塞上行而逐渐绷紧,并随之从多饼滑车回收跨索或高加索,又使索内张力逐渐增大,由于空气腔内空气压力的作用,迫使活塞随着高架索的逐渐回收而开始下行,从而又一次打破新的平衡。当高架索因逐渐回收而使张力逐渐增大到设定张力时,活塞回到原来位置处整个系统又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状态。张力补偿系统就是这样周而复始进行张力随动补偿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事交通运输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事交通运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301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照明用LED芯片之散光和滤光用透镜
- 下一篇:遥控报警调光智能化台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