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颈椎矫正器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29976.6 | 申请日: | 2010-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2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林平;王焱焱;吕建宁;王焱华;丁利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佳鑫铜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H1/00 | 分类号: | A61H1/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 地址: | 312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颈椎 矫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器械,尤其涉及一种颈椎矫正器。
背景技术
颈椎病是一种综合症,常见于中老年,是由于人体颈椎间盘逐渐地发生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或颈椎正常生理曲线改变后引起的一组综合症状。这类患者轻则常常感到头、肩及臂麻木,重则可导致肢体酸软无力,甚至出现瘫痪。
现有技术中,治疗颈椎类疾病的方法有很多,可分为非手术疗法和手术两大类。大多数患者通过非手术疗法可获得较好的疗效,且花钱少、痛苦小,很受欢迎。只有极少数病例,神经,血管,脊髓受压症状进行性加重,或者反复发作,严重影响工作和生活,才需手术治疗。非手术疗法有手法治疗、中西药治疗,颈部围领、颈枕、颈椎牵引、局部封闭,理疗,针灸及功能锻练等。颈椎牵引疗法对颈椎病是较为有效且应用广泛的一种治疗方法。此疗法适用于各型颈椎病,对早期病例更为有效。颈椎牵引疗法通过牵引力和反牵引力之间的相互平衡,使头颈相对固定于生理曲线状态,从而使颈椎曲线不正的现象逐渐改变。目前,临床使用的各种牵引器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牵引重物不恒定,治疗中病人感觉不舒适,操作复杂及操作角度不易正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治疗效果好、病人使用方便、结构简单的颈椎矫正器。
一种颈椎矫正器,包括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一侧设有相互平行且不在同一水平面的上固定杆和下固定杆,上固定杆与支撑杆的水平距离小于下固定杆与支撑杆的水平距离,上固定杆和下固定杆的两端均设有滑轮,位于同一端的两滑轮处于同一平面内且挂有一牵引绳,两牵引绳顶端通过一矫正带相连接,底端均连接有砝码。
所述的支撑杆为伸缩杆,使用者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通过调节螺栓来调节支撑杆的高度。
所述的支撑杆底部设有底座,方便移动,使用者可以坐在椅子上进行颈椎牵引治疗。
所述的上固定杆直接穿过并固定在支撑杆上,下固定杆通过一连接杆固定在支撑杆上,牵引时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颈椎矫正器可通过更换砝码来改变砝码的重量,使患者可以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牵引力度;并且该颈椎矫正器可以移动,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此外,该颈椎矫正器各部件之间都是可以拆卸的,更利于更换,运输。本实用新型的颈椎矫正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治疗效果好、可供患者随时随地进行自我保健和治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颈椎矫正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颈椎矫正器吊重砝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颈椎矫正器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颈椎矫正器,包括支撑杆1,支撑杆1一侧设有相互平行且不在同一水平面的上固定杆2和下固定杆4,上固定杆2与支撑杆1的水平距离小于下固定杆4与支撑杆1的水平距离,上固定杆2和下固定杆4两端均设有滑轮5,位于同一端的滑轮5处于同一平面内且挂有一牵引绳6,两条牵引绳顶端通过矫正带9相连接,底端均连接有砝码10。
该颈椎矫正器的支撑杆1为伸缩杆,支撑杆1底部设有底座8,上固定杆2直接穿过并固定在支撑杆1上,下固定杆4通过一连接杆3固定在支撑杆1上。
如图3所示,使用时,患者可以坐在椅子上,根据自身的情况,通过调节螺栓7来调节支撑杆1的高度,并选择合适重量的砝码10,将该颈椎矫正器置于身后,矫正带9绕过支撑杆1,患者将矫正带9置于下巴处,砝码10悬在空中,由于砝码10的重力作用,即可对颈椎进行矫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佳鑫铜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佳鑫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99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双向阀功能的一次性输液穿刺器
- 下一篇:一种凉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