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担架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29461.6 | 申请日: | 2010-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9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0 |
发明(设计)人: | 黄立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立民 |
主分类号: | A61G1/01 | 分类号: | A61G1/01 |
代理公司: | 舟山固浚专利事务所 33106 | 代理人: | 范荣新 |
地址: | 316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担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担架,尤其是涉及一种医疗临床使用的担架,属生活需要之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担架是医疗单位救护病人时经常使用的工具,例如医生外出接诊,病人病情严重需将病人用担架抬;行动不方便的病人在住院期间,要做各种检查或进行手术等离开病床时也需要用担架。另外,在将不能行走的病人带离病床时,需要把病人从床上挪到担架或推车上,这时不光护理人员往往都很费劲,病人也多受痛苦,特别是做不到将病人平稳地移动。现用的担架,是以兜住病人的担架布和固定在担架布两侧的担架杆构成的,但不论是形式的,都有一个要将病人从别外挪到担架上或从担架上挪到其他地方的动作过程,这都会给病人带来痛苦,给治疗带来麻烦。
发明创造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就是要提供一种在病人在移动时可免去护理人员费劲、病人痛苦的担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担架,由担架杆、担架布组成,所述的担架杆有两根纵杆分布在担架布的两侧,所说的纵杆是由短杆用接头套接而成的,担架布两侧是软管结构,软管的实际管孔大于纵杆的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担架,以短管套接成纵杆而在担架布两侧有可插入纵杆的软管,使用时担架布和纵杆可分离,平时将担架布当作床单或褥子使用,需要移动病人时以短管边连接成担架杆纵杆边插入软管以组成担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免去病人移动时导致的护理人员的费劲和病人所受的痛苦。本实用新型不仅在病人需要用担架时可以使用,而且在病人需要各种移动时都可使用,同时纵杆以短杆套接而成可使在较小的病房内将纵杆插入担架布两侧的软管中。
所说担架布两侧的软管是以担架布延伸后折起缝合构成的,最好在软管上开出缺口以方便将纵杆插入和连接时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担架,还有两个横杆分布在担架布的两端,横杆两端与纵杆以榫槽结构连接;简单的是横杆两端有颈部,纵杆两端为管材且内侧有开口长槽,横杆以端部嵌在纵杆内和颈部卡在纵杆长槽内,同时担架布两端有向内折起将横杆裹入后再与担架布锁定的搭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纵杆,2-担架布,3-纵管接头,4-软管,5-横杆端,6-长槽,7-搭襻,8-尼龙搭扣,9-横杆;
图2为图1中I区域放大图,图中:1-纵杆,3-纵管接头,4-软管;
图3为图1中II区域放大图,图中:1-纵杆,5-横杆端,6-长槽,9-横杆;
图4为图1中A向局部视图,图中:1-纵杆,4-软管,5-横杆端,9-横杆。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具体实例作进一步详述,如图1、2、、3、4所示,本实用新型担架是用两段直管用接头3连接成一根担架杆纵杆1,将两根如此构成的纵杆穿在担架布2两侧软管4中,再在纵杆两端以横杆9用榫槽结构连接和担架布两端搭襻7固定横杆后组合成担架。其中纵杆和横杆均以管子制成。软管位置上开有两个缺口,且缺口切入担架布中。横杆端5是球形的并有直径更小的颈部,该球形直径与纵杆内孔间隙配合,纵杆内侧从端部起开有一长槽6,横杆颈部扣在长槽中而将端部球体嵌在纵管内。担架布向两端延伸出搭襻7,并在搭襻和担架布主体之间装配尼龙搭扣8,使搭襻裹转横杆后锁定以防止横杆滑出。
使用时在病床上先铺好担架布,将该担架布当作一张床单或褥子,病人入住后就睡在担架布上。需要抬挪病人时,用短直管边套接成两根纵杆边穿在软管中形成纵杆,然后两根横杆分别以端部球体从纵杆两端嵌入并由颈部扣在长槽中,最后用担架布两头的尼龙搭扣锁定。如此便可将病人抬离病床,不需要将病人搬动到担架上。反之,当将病人扣到病床上后可依反向次序拆去担架杆,由担架布留在床上作床单或褥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立民,未经黄立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946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精神病人检查床
- 下一篇:一种带照明功能的挖耳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