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联排水竖管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129015.5 | 申请日: | 2010-0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0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蔡宏;黄兆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理工大学;明川顾问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3C1/122 | 分类号: | E03C1/122;E03F3/02;E03F3/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 地址: | 中国香港***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水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联排水竖管及采用该竖管的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虽然目前已开发了多种类型的排水系统,但是这些排水系统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例如,在抽走建筑中高层的坐厕或地台去水隔气的水封后,该建筑中层的水封可能会不时跳动,而建筑低层的水封可能会出现坐厕或地台去水隔气喷水的现象。这是因为污水排到竖管时将垂直往下冲,使得竖管中的空气受压而产生逆对气流。同时排水管底部转弯的曲位也是产生不平衡气压的原因,因为竖管直冲而下的水流到底部转弯时突然变慢,管内便出现瞬间的饱满现象和跳水现象,使排水发生阻碍而形成气压的凝滞。
虽然可以通过加大气喉、设置分组气喉或防虹吸隔气的多种方法来对上述现象进行改善,但是改善的效果仍然不够理想,抽水、跳水及喷水现象仍然存在,由此排出的废气甚至会影响到用户的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排水系统的上述存在抽水、跳水及喷水现象的缺陷,提供一种双联排水竖管及采用该竖管的排水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双联排水竖管系统,包括设置在建筑内的双联排水竖管和下端的沙井;所述双联排水竖管包括两根并排的第一排水竖管和第二排水竖管,其中所述第一排水竖管和第二排水竖管之间相连通,且所述第一排水竖管和第二排水竖管下端通入沙井。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联排水竖管系统中,所述第一排水竖管和第二排水竖管之间通过格栅结构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联排水竖管系统中,所述格栅结构的连接管为中部高于两端的弯管。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联排水竖管系统中,所述沙井设有排水管和排气管。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双联排水竖管,包括设置在建筑内的两根并排的第一排水竖管和第二排水竖管,其中所述第一排水竖管和第二排水竖管之间相连通,且所述第一排水竖管和第二排水竖管下端通入沙井。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联排水竖管中,所述第一排水竖管和第二排水竖管之间通过格栅结构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双联排水竖管中,所述格栅结构的连接管为中部高于两端的弯管。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双联排水竖管及采用该竖管的排水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双联排水竖管的设计,每根既是排水管又是排气管,相互交替补足,瞬时消除竖管内不平衡的压力,有效地防止了抽水、跳水及喷水情况的出现,且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双联竖管外观简洁、不需要纵横交接的气喉设计,成本低,同时避免了因喉管破损而泄漏有害气体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双联排水竖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双联排水竖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中双联排水竖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联排水竖管系统,包括设置在建筑内的双联排水竖管1和下端的沙井2。其中,双联排水竖管1包括两根并排的第一排水竖管11和第二排水竖管12,第一排水竖管11和第二排水竖管12之间相连通,且所述第一排水竖管11和第二排水竖管12下端通入沙井2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排水竖管11和第二排水竖管12之间可以通过格栅结构13连通。该格栅结构13的连接管131为中部高于两端的弯管,以防止交叉气流的产生。
在上述双联排水竖管系统中,双联排水竖管是两根同等大小的竖管,且中间采用格栅结构连通,每根既是排水管又是排气管,相互交替补足。例如,当第一排水竖管11向下排水时,水流在第一排水竖管11内产生的气流将通过格栅结构13的连接管131通入第二排水竖管12中。因此,第二排水竖管12此时作为排气管使用,以瞬时消除竖管内不平衡的压力。沙井2设有排水管22和排气管21。以便于气体的流动和废水的排出。专用沙井2因为体积远大于比排水竖管,因此形成缓冲区,这时排水竖管发挥气喉作用,避免气压囤积,气流可以在排气管21、沙井2以及排水竖管的空间内流动,因此不会造成气流的凝滞,从而避免了抽水、跳水及喷水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理工大学;明川顾问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香港理工大学;明川顾问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90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射式旋流节水座便器
- 下一篇:一种自动摆动墙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