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组合式冰枕无效
| 申请号: | 201020128651.6 | 申请日: | 2010-0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029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13 |
| 发明(设计)人: | 司云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司云刚 |
| 主分类号: | A61F7/10 | 分类号: | A61F7/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682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组合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用品,特别是适合医疗临床上进行物理降温和其他辅助治疗的冰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冰枕是脑出血、脑梗死、颅脑外伤、各种感染、中暑等病人护理中常用的医疗物品,其目的是降低脑组织的温度,减少脑组织细胞的耗氧量,降低脑细胞代谢,延缓脑细胞在缺氧条件下的功能衰竭、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传统冰枕往往是将冰块敲碎后装入防水袋置于病人枕后,使用不便,冰块分布不均匀,易造成冷凝水露出浸湿床上用品。近年来,随着冰袋成品的出现,临床现多使用冰箱中预留的冰袋,但是由于冰袋的起效时间有限所以需要定时进行冰袋的更换,冰袋更换时需要抬起病人头部,对于颅脑损伤的患者过度的屈颈移动等行为则具有潜在危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组合式冰枕,可避免更换冰袋时的患者过度屈颈移动,最大限度的避免了人为因素导致的失误。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医用组合式冰枕,包括枕身和冰袋4,其特征在于:所述枕身包括基底1、充气条2、充气阀和手球3,充气条2位于位于基底1上面近边缘,有中空气道相通,可以通过充气阀和手球3进行充气和放气;所述冰袋4至少为两个,面积小于所述充气条2包围下基底1的面积,结构为传热防水材料外壳内部形成一腔体,腔体内充满可吸热液体5;所述冰袋4厚度小于所述充气条2充气后横断面直径。
上述充气条2为U形置放于基底1上面近边缘。
上述充气条2充气后直径为10~30mm。
上述冰袋4内的可吸热液体5为聚乙烯醇加入交联剂形成的医用冷冻凝胶。
上述冰袋4内充满水,内有一封装冷却剂的内袋6,对冰袋4施压后,内袋6破裂,水液与冷却剂调合形成所述的可吸热液体5。
上述冷却剂为硝酸铵、羧甲基纤维素钠、氯化钠组合颗粒状物。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有效降低脑组织温度,温度分布平均,使用舒适;
2、密封处理,不会造成冷凝水浸湿床上用品;
3、更换方便、安全,避免更换冰袋4时的患者过度屈颈移动;
4、冰袋可以替换使用,经济实惠;
5、化学冰袋设计,适合于野外急救;
6、组合式设计,冰袋可以单独使用于前额、腋窝等处进行物理降温,也可用于闭合性创伤处的冷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外观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侧视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侧视断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包括枕身和冰袋4。
所述枕身包括基底1、充气条2、充气阀和手球3,充气条2位于位于基底1上面近边缘,有中空气道相通,可以通过充气阀和手球3进行充气和放气。充气条2为U形置放于基底1上面近边缘,充气后直径为10~30mm。
所述冰袋4至少为两个,面积小于所述充气条2包围下基底1的面积,冰袋4厚度小于所述充气条2充气后横断面直径。结构为传热防水材料外壳内部形成一腔体,腔体内充满聚乙烯醇加入交联剂形成的医用冷冻凝胶。该凝胶在零下8℃时仍可以保持液体状态。
实施例1制冷原理为物理制冷,使用前需要将冰袋4放入冰箱冷冻室2~3h,其优点在于蓄冷多,放冷慢,维持时间长,可以反复使用,不足在于需要依靠冰箱冷冻。适合于医院病房护理使用。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冰袋4内充满水,内有一封装冷却剂的内袋6,冷却剂为硝酸铵、羧甲基纤维素钠、氯化钠组合颗粒状物。对冰袋4施压后,内袋6破裂,水液与冷却剂调合形成所述的可吸热液体5′。
实施例2制冷原理为化学制冷,使用时,对冰袋4施压内塑料袋破裂,水液与冷却剂调合,随着冷却剂3种成分连锁溶解反应发生的负溶解热,来持续发挥冷却作用。优点在于便于携带,见效快,可以快速降温,不足之处在于维持时间较短,而且不能反复使用。适合于野外急救使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和2使用时,均为将其置于病患枕部,需要更换冰袋4时,利用手球3进行充气,充气条2气道充盈2b,使内置的冰袋4与头颅枕部压力减小,直至不再接触。此时,可以将冰袋4抽出,置入替换的冰袋4,然后开放压力阀进行放气,充气条2气道塌陷2a,使内置的冰袋4与头颅枕部充分接触,达到颅脑降温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案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司云刚,未经司云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86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