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避震滑板车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27894.8 | 申请日: | 201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29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武济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济群 |
主分类号: | B62K17/00 | 分类号: | B62K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地址: | 广东省东莞市厚街桥***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滑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板车,尤其涉及一种可以减少滑板车高度方向的尺寸,减少包装尺寸且具有良好的避震效果的新型避震滑板车。
背景技术
滑板车作为一种运动型产品越来越得到广大的运动爱好者喜欢,现有的滑板车很少设有避震系统,如果不加装避震系统,在一些较为崎岖的地面上行驶时会产生很大的震动,严重影响骑行的舒适性,而且长期的震动会严重影响车辆的结构及强度,缩短使用寿命。如何消除这些震动已成为研究滑板车的一个重要内容。滑板车的后轮是主要承载轮和驱动轮,一般的减震措施是在后轮上安装避震器,而最常用的避震器一般为竖直安装,如果按照普通的竖直安装避震器,则会让滑板车的高度尺寸增加很多,目前市面上的滑板车多为此种结构,此种结构使滑板车占用了更多的空间,不利于产品的包装。
因此,需要一种可以减少滑板车高度方向的尺寸,减少包装尺寸,便于收纳和携带且具有良好的避震效果的新型避震滑板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减少滑板车高度方向的尺寸,减少包装尺寸,便于收纳和携带且具有良好的避震效果的新型避震滑板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避震滑板车,包括车身、前轮、后轮及避震装置,所述避震装置包括车架底板、后轮支架及避震器,所述后轮支架具有与所述车架底板水平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后轮枢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车架底板上并向上弯折延伸形成呈圆弧形的支撑部,所述避震器的一端枢接于所述支撑部的末端,所述避震器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车架底板上。
较佳地,所述新型避震滑板车还包括马达及马达支架,所述马达与所述后轮皮带连接,所述马达安装于所述马达支架上,所述马达支架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并与所述车架底板枢接。固定于所述连接部的所述马达可在所述后轮产生震动时,随所述后轮支架一起摆动,使其相对所述后轮静止,防止所述后轮震动时因皮带放松而脱离后轮的现象发生。
由于本实用新型将所述后轮支架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车架底板水平放置,并将所述连接部的一端枢接于所述车架底板上且延伸出圆弧形的支撑部,所述避震器倾斜地放置,在所述车轮遇到路面凸起时,所述后轮支架可使所述后轮的上下震动转化成水平方向震动,不但大大减少了滑板车的高度尺寸及包装尺寸,而且结构简单,避震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新型避震滑板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新型避震滑板车后轮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新型避震滑板车后轮避震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所述后轮支架转动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新型避震滑板车100,包括车身1、前轮2、后轮3、避震装置4、马达5及马达支架6,所述避震装置4包括车架底板41、后轮支架42及避震器43,所述后轮支架42具有与所述车架底板水平的连接部42a,所述连接部42a的一端与所述后轮3枢接,所述连接部42a的另一端通过枢接轴42c枢接于所述车架底板41上并向上弯折延伸形成呈圆弧形的支撑部42b,所述避震器43的一端枢接于所述支撑部42b的末端,所述避震器43的另一端枢接于所述车架底板41上。所述马达5与所述后轮3皮带连接,所述马达5安装于所述马达支架6上,所述马达支架6与所述连接部42a固定连接并与所述车架底板41枢接。
综合上述并结合图4及图5所示,下面对所述新型避震滑板车100的避震原理进行详细描述:
当遇到路面的凸起时,所述后轮3向上弹起并带动所述后轮支架42,所述后轮支架42的连接部42a绕所述枢接轴42c向上转动,而所述支撑部42b绕所述枢接轴42c向下转动,同时,由于所述马达支架6与所述连接部42a固定连接并与所述车架底板41枢接,因此,所述马达5也随所述后轮支架42摆动,所述马达5相对所述后轮3静止,所述马达5的中心轴与所述后轮3的中心轴之间的距离S保持不变,所述支撑部42b的末端向所述避震器43挤压,所述避震器43受到来自所述支撑部42b的挤压后利用自身的弹性作用对所述支撑部42b进行缓冲,从而降低所述后轮支架42对所述车架底板41的冲击,保证滑板车的平稳行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济群,未经武济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78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透明冰箱门安装灯的结构
- 下一篇:一种降醛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