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起重机端梁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27553.0 | 申请日: | 201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7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力通起重机(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9/00 | 分类号: | B66C9/00;B66C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0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起重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重机端梁。
背景技术
我国的传统起重机技术来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前苏联援助,在近60年来没有根本性发展,各起重机厂家的设计还在继续沿用传统的“前苏联模式”,传统起重机端梁“自重大、结构复杂、加工成本大、精度低、容易啃轨、噪音大、外观不美观”等缺点已经落后于世界先进起重机的水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起重机端梁,解决了上述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起重机端梁,包括梁体和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重机端梁的梁体两端设有车轮,所述车轮通过轴承固定在轴承座上,所述梁体的最端头设有缓冲器。
所述车轮安装在梁体两端的孔中。
所述车轮的车轮轴安装于轴承上。
所述轴承座通过螺栓与梁体固定。
所述端梁上设有与主梁连接的连接板。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起重机端梁采用矩形钢管作为梁体,车轮采用带有自润滑功能的球墨铸铁制造,轴承采用自动调心滚柱型,能进行自动微调,此端梁具有自重轻、结构小巧、强度高、精度好、运行平稳、不啃轨、静音、外观美观等特点,完全解决了我国传统起重机的弊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1-梁体,2-车轮,3-轴承座,4-缓冲器
车轮、轴承、轴承座位于端梁的两端。车轮和其车轮轴一体,通过调心滚子轴承内圈安装在车轮轴上,调心滚子轴承外圈安装在轴承座内,整套安装完毕后,将整套车轮安装到端梁体的两端加工好的孔中,轴承座与端梁体连接,车轮运行可以通过调心滚子轴承来调节一定的加工和安装误差。实现车轮在轨道上运行的平稳。
缓冲器是位于端梁的最端头,当起重机运行到厂房端头时,电器上刹车没有刹住时,缓冲器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起重机上相应的部件被损坏,起到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端梁的用材料比传统端梁少,比如直径为500mm轮距为4500mm的DL型端梁,自重仅为1.32吨,而相同规格传统端梁自重在2.5吨以上,DL型端梁自重比传统端梁要轻50%,有效减少了起重机轮压,提高厂房安全系数。
本实用新型端梁采用QT700-2A球墨铸铁车轮,传统端梁采用ZG45铸钢车轮,球墨铸铁抗拉强度达到700MPa,材料强度比铸钢高60%,所以在同样轮压条件下,本实用新型端梁的车轮直径要小得多,经过计算,直径为500mm的本实用新型端梁可以达到的轮压与国内传统端梁直径为650mm的相当,这就减少了起重机自身高度300mm。另外,本实用新型端梁车轮的球化率达到90%以上,高球化率使车轮具有自润滑性能,运行平稳、噪音小。
本实用新型端梁采用连接板和高强螺栓方式与起重机主梁连接,拆卸方便,安装简单,实现端梁运行时带动主梁正常运行。而传统端梁与主梁采用焊接方式一次性焊死,不能拆卸,安装难度大,本实用新型端梁现场安装不需要传统焊接工作。
本实用新型端梁采用箱型轴承座,轴承座拆卸方便,装配精度高,稳定性好,国产传统端梁采用角轴承座,拆卸时需要翻转很不方便,装配精度底,稳定性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力通起重机(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奥力通起重机(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75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