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食用菌高效节能保温灭菌灶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27271.0 | 申请日: | 201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7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廖昌国;廖建平;廖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昌国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5417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用菌 高效 节能 保温 灭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灭菌灶,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节能的实用菌灭菌灶。
背景技术
现有的食用菌灭菌灶大多单一靠蒸汽传热,产汽慢、耗煤高、成本高。同时为保持在灭菌温度内,常常温度达到100℃时,需要不间断地添加燃料以供给灭菌室热量。这样,不仅不节能也不环保,而且还浪费时间。对于日益紧缺的燃料造成很大的浪费,还会增加食用菌的种植成本。更严重的是,食用菌灭菌灶还存在灭菌不彻底,灭菌效果不稳定,操作劳动强度大,烟尘排放浓度大,黑烟严重,热效率也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节能环保,持续保持恒温维持内在温度的食用菌高效节能保温灭菌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食用菌高效节能保温灭菌灶,加热器位于灶体内,其关键在于:所述灶体前壁和两侧壁分为内壁和外壁,所述外壁为保温墙体,所述内壁和外壁之间留有间隙,形成密闭的腔室,所述灶体前壁中部的腔室内设置有主燃室,该主燃室两侧的腔室内纵向交错设置有隔板,靠近该主燃室两侧的隔板与腔室顶面留有间隙,所述主燃室上方的腔室顶面朝下设置有分火板,靠近所述灶体前壁的隔板与腔室底面留有间隙,该隔板与灶体前壁之间的腔室顶面开有可开关的烟囱。
先开启烟囱,主燃室内燃烧产生的热气流朝两边绕隔板与腔室之间的间隙呈“S”流动,一直流动到烟囱处,然后关闭烟囱,将热气保持在灶体前壁和两侧壁内壁和外壁之间形成的腔室内。将燃烧产生的热量留下,保持在灶壁内恒久保持灭菌灶的灭菌温度。
所述灶体前壁和两侧壁的外壁为两层砖体夹一层保温层的三层结构。此种结构,保温效果最好,且造价也低。
述灶体前壁和两侧壁的底部开有可开关的除尘孔,该除尘孔位于两块隔板之间。主燃室内燃烧产生的热气流带着煤炭燃烧后产生的粉尘在灶体前壁和两侧壁内壁和外壁之间形成的腔室内,绕隔板一上一下绕呈“S”型流动,每到达腔室底部一次,由于重力作用就留下一些烟尘,经过多次处理最后从烟囱排出的气流不含有烟尘,也不会是黑烟。
上述灶体后壁装有进出料门,所述进出料门为三层结构,从内到外依次为铝板、保温层和木板。此结构的强度和保温效果,能够保证反复的开关使用,和保持灶内的热量不会散失。
上述进出料门上部开有测温孔。方便测量灶内的温度。
所述灶体底部设置有与外界相通的冷气排出管。对灶内一加热,热空气位于上层,冷空气位于下层,冷空气自然就从冷气排出管排出。冷空气排出,提高加热效率,使得灶内很快就变热,达到节能的效果。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充分利用主燃室产生的热量,持续保持恒温灭菌,灭菌效果好;主燃室内煤炭燃烧后产生的粉尘,不会随热气流排出,排出烟囱的热气流不是黑烟,在灭菌效果好的基础上既节能又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5为图3去除外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去除外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食用菌高效节能保温灭菌灶,加热器1位于灶体2内,所述灶体2前壁和两侧壁分为内壁和外壁,所述灶体2前壁和两侧壁的外壁为两层砖体夹一层保温层的三层结构。所述内壁和外壁之间留有间隙,形成密闭的腔室3,所述灶体2底部设置有与外界相通的冷气排出管9。所述灶体2前壁中部的腔室3内设置有主燃室5,该主燃室5两侧的腔室3内纵向交错设置有隔板4,靠近该主燃室5两侧的隔板4与腔室3顶面留有间隙,靠近左侧的隔板4和靠近右侧的隔板4,将主燃室5分隔在这两块隔板4之间的空间内,主燃室5产生的气流沿着隔板往上升,所述主燃室5上方的腔室3顶面朝下设置有分火板6,靠近所述灶体2前壁的隔板4与腔室3底面留有间隙,该隔板4与灶体2前壁之间的腔室3顶面开有可开关的烟囱7。由于烟囱7开启,主燃室5内往上升的气流由分火板6隔开,向左右两边流动,沿着隔板上下呈“S”流动,所述灶体2前壁和两侧壁的底部开有可开关的除尘孔10,该除尘孔10位于两块隔板4之间。沿着隔板上下呈“S”流动的烟气向下流动时,由于重力的原因掉到腔室3底部不再上升,通过开启除尘孔10将粉尘排出。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所述灶体2后壁装有进出料门8,所述进出料门8为三层结构,从内到外依次为铝板8a、保温层8b和木板层8c。所述进出料门8上部开有测温孔8d。
尽管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可建造多种容积,规格不等的灶。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作出多种类似的表示,如改变隔板4的数目、除尘孔10数目,或者都是为实现保温的目的,改变灶体2前壁和两侧壁外壁的层状结构等等,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昌国,未经廖昌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72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陶立增强混凝土信报箱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扩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