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上墨辊连续间歇摆动切换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126722.9 | 申请日: | 2010-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45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祁和亮;五十岚丈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太阳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41F31/12 | 分类号: | B41F31/12;B41F31/3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 地址: | 2011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上墨辊 连续 间歇 摆动 切换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标签印刷机上墨辊连续/间歇摆动切换机构,属于印刷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印刷过程中,机器速度的提升很容易引起上墨辊油墨供应不足而使印刷颜色变淡。框体,反白图案的印刷容易出现鬼影。实地印刷不均匀有墨杠。高级印刷时墨量需求要较高。以往的技术不能够很好的解决并兼顾以上几个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上墨辊连续/间歇摆动切换机构,以改善印刷质量,同时兼顾墨量多与少的不同印刷工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上墨辊连续间歇摆动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墨斗边板及右墨斗边板,左墨斗边板及右墨斗边板与墨斗台板相联结,在左墨斗边板及右墨斗边板之间设有墨斗刮板,墨斗刮板与墨斗台板相联结,墨斗调节螺钉的螺纹部分旋入墨斗台板内,墨斗台板设于墨斗架上,其左右两端分别与操作侧墙板及齿轮侧墙板搭接,上墨辊置于操作侧墙板与齿轮侧墙板之间,左轴承及右轴承分别设于上墨辊两端,在上墨辊的操作侧及齿轮侧分别设有手轮及第五齿轮,在调节块上设有第一手柄及调节螺钉,调节块、第一手柄及调节螺钉通过销子及隔环设于操作侧墙板上,传墨辊通过第一轴承设于偏心套上,偏心套设于支臂中,第一芯轴通过第二轴承设于操作侧墙板及齿轮侧墙板之间,在第一芯轴的两端设有隔环,第一芯轴穿过支臂后安装第一垫圈,在操作侧墙板及齿轮侧墙板之间设有第一支柱,在第一芯轴的操作侧及齿轮侧分别设有操作侧摆臂及齿轮侧摆臂,第三轴承通过销设于齿轮侧摆臂上,齿轮座设于齿轮侧墙板上,第一齿轮通过第四轴承及第五轴承设于齿轮座上,单向离合器与第二齿轮相联结,单向离合器与第二齿轮用第一隔环、第二隔环及第三隔环分隔第六轴承及第七轴承后设于齿轮座上,第八轴承设于第一垫环及第二垫环之间,第八轴承、第一垫环及第二垫环设于齿轮座上,在齿轮座上设有第一衬套及第二衬套,弹簧通过压盖压在垫环上,第三齿轮及第一链轮设于无极变速器上,第二链轮通过第九轴承及由第十轴承支承的第二芯轴设于轴承座上,轴承座设于安装板上,第三链轮设于第二芯轴上,第一链轮与第三链轮通过第一链条相连,安装板与无极变速器相联结,第四齿轮设于无极变速器上,在安装块内设有第三芯轴,在第三芯轴外套有第三衬套,在第三芯轴两端设有第二垫圈及第三垫圈,在第二垫圈及第三垫圈侧边设有第一挡环及第二挡环,在第三芯轴端部设有第二手柄,第一支板与第二支板及第二支柱联结,第三支板及第二支柱与第二支板相联结,安装块与第一支板相联结,第六齿轮设于第三芯轴上,无极变速器与第一支板相联结,第二链条联结主机动力,第三支板与齿轮侧墙板相联结。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紧凑,可靠性强,成本较低,切换灵活,可在印刷时通过切换连续供墨模式达到油墨供应量根据速度的自动平滑调节,也可实现少量图案印刷要求的间歇少量供墨时油墨供应量根据速度的自动平滑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上墨辊连续间歇摆动切换机构的示意图;
图2为墨斗刮板部分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无极变速器部分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第三链轮部分的示意图;
图5为单向离合器部分的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太阳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太阳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67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