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集油结构的排油烟机风箱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26004.1 | 申请日: | 201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66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张财旭;张永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财旭;张永富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刘昌荣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集油 结构 油烟机 风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集油结构的排油烟机风箱。
背景技术
现有家庭式排油烟机使用时,通过排油烟机扇叶组转动产生的风力将烹煮时产生的油烟,吸入排油烟机内部并释放于户外。但现有家庭式排油烟机虽然可以抽取烹煮产生的大部分油烟,但其使用后附着在风胃或风箱内壁面上的油渍,在排油烟机停止使用时会因重力沿风箱内壁面朝下滴出排油烟机外,这不仅会对排油烟机周围的环境造成影响,而且需要对滴落的油渍进行清洁,相对会增加使用上的不便,需要改进。
因此,如何将油污集中以便于清理是选择排油烟机需要考虑的重点因素之一,请配合参考图1所示,现有排油烟机10主要在本体11上方设置有一风箱12,该风箱12内部设置有一风胃13,该风胃13下方连接有两个呈倾斜状态的导油板14,通过导油板14将油污导引至排油烟机本体11的集油杯15内,使用者就能将集油杯取出清理。但是,导油板14为平板结构,其虽能将液态状的油污导入集油杯15中,但却无法有效控制油污的流向,产生油污从侧边向下滴落的情形,造成排油烟机本体11内堆积油污,使用者必须大费周章地进行清理,非常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集油结构的排油烟机风箱,它可以承接、导引并排出油污,同时控制及限制油污沾染的区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具集油结构的排油烟机风箱,与一风胃及一顶盖共同配合具有进风口的排油烟机使用,风胃容置于风箱内部,由至少一壳体连接一排烟口构成,壳体内有一抽风马达及一扇叶组,通过抽风马达及扇叶组将油烟往上抽出,壳体外周边开有至少一出油孔,风箱的一端口为出风口,另一端口为入风口,入风口与排油烟机的进风口对应设置,入风口内周边设有一集油结构,该集油结构由一集油环槽以及至少一集油槽构成,集油环槽上有一漏油孔,集油环槽底面向漏油孔倾斜集中,集油槽一端对应出油孔设置,另一端与集油环槽内周边相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风胃的排烟口周边有一连结凸缘,用于风胃与顶盖的套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顶盖套设于风胃的排烟口,并盖设于风箱的出风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集油环槽由一流道、一导出流道以及两条对应设置的斜导流道构成,导出流道开有一漏油孔,集油环槽由流道两端与两条斜导流道相连通,两条斜导流道再与导出流道连通,并向漏油孔倾斜,使流道高于导出流道,从而集油环槽能承接并导引集中累积在风箱内壁的油污,使油污从漏油孔排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集油槽的相对两侧设有挡缘。
与现有排油烟机风箱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具集油结构的排油烟机风箱,通过集油环槽、集油槽和漏油孔的设计,能够承接、导引并排出长期积累于风箱内壁及风胃内部的油污,并可以控制及限制油污沾染的区域,方便使用者进行清理工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现有排油烟机的导油结构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风箱配合排油烟机使用的组合外观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风箱与排油烟机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单一集油槽的风箱配合排油烟机使用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单一集油槽的风箱配合排油烟机使用的组合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双集油槽的风箱配合排油烟机使用的俯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双集油槽的风箱配合排油烟机使用的组合剖面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具四个集油槽的风箱配合排油烟机使用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为排油烟机 11为本体
12为风箱 13为风胃
14为导油板 15为集油杯
20为排油烟机 21为进风口
30为风箱 31为出风口
32为入风口 40为风胃
41为壳体 42为排烟口
421为连结凸缘 43为出油孔
44为扇叶组 50为集油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财旭;张永富,未经张财旭;张永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60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