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碟簧加载式液压盘式制动器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25875.1 | 申请日: | 201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76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伦;王景财;尚振国;刘林;史显忠;杨京兰;董连俊;赵兴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华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11/00 | 分类号: | F03D11/00;F16D55/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安宝贵 |
地址: | 11601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载 液压 制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制动器,用于风机正常制动、紧急制动或防止风机在检修等工况下转动;亦可用于其他领域的制动。
背景技术
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近年来获得了迅猛发展。目前的风力发电机主轴制动器主要采用盘式制动器,为了安装方便,这种制动器普遍采用“U”字形结构,其制动器体类似于悬臂安装,受载变形相对较大,导致制动片接触不均匀,局部磨损快,因此需要经常停机检查更换制动片,严重影响风机工作效率和制动可靠性。此外现有制动片形状类似长方形,容易导致制动片沿边缘接触而中间不接触,严重影响制动的敏捷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制动器存在的结构刚性差、制动片磨损不均匀、制动可靠性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碟簧加载式液压盘式制动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碟簧加载式液压盘式制动器,包括底座、空心轴、被动制动钳、主动制动钳和端盖,其中的被动制动钳通过其钳体上的耳环套装在空心轴上,并可在其上滑动;空心轴与底座则过盈装配;主动制动钳与被动制动钳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并形成“U”形钳口,钳口上下均装有菱形制动片;上下制动片间衔制动盘,制动片与制动盘单侧间隙为2~2.5mm;制动力则由端盖内的碟簧提供;当给出指令信号需要制动时,液压系统泄压,碟簧释放,推动油活塞压紧主动侧制动片,随后被动侧跟进,制动器抱闸制动;停止制动时,液压系统上压,碟形碟簧被压缩复位,制动器松闸,主动侧和被动侧分别回退2~2.5mm,完成一次制动,其特征在于:
(1)主动侧制动钳与被动制动钳的连接部位为圆形,并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
(2)主动侧制动钳的支撑制动片的部位为菱形,并设有加强筋;
(3)空心轴上还装有定位系统。
所述的定位系统是一种被动侧间隙自动补偿机构,由固定螺钉、销轴、减摩合金轴瓦、开口套和定位板组成,定位板固定在空心轴上并与开口套螺钉连接,开口套中有减摩合金轴瓦,其中装销轴,销轴与开口套及减摩合金轴瓦之间产生相对滑动,从而保持被动侧制动间隙不变。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显而易见,主要表现在:
1.流线型外观、集成式油缸,有效减小制动器体积,节约安装空间;
2.加强筋及菱形托架加强制动力作用区域刚度,减小变形;与同类产品相比,制动器结构强度略优,变形减少20%;
3.菱形制动片接触面积大,能够更好地适应制动器体的变形。制动片磨损均匀,使用寿命长,延长检修、更换周期;
4.快换式的缺口削扁销使更换制动片更加便捷,图7、图8为其结构视图。
5.使用高强度螺栓连接主动与被动钳体,增强结构的稳定性;空心轴配合安装用双头螺柱组件将制动器整体压紧于主机上,提高制动器抗扭刚度,减小了底座尺寸。
6.增大了制动片与制动盘安装间隙,调整方便。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附图11幅,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4为主被动制动钳连接螺栓;
图5为制动钳油缸内部剖视图;
图6为被动侧间隙调整机构示意图;
图7、图8为带缺口削扁销结构示意图;
图9为菱形制动片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制动器安装视图;
图11为有限元分析力传递模型。
在图中:1、底座 2、空心轴 3、定位系统 4、被动制动钳 5、主动制动钳 6、高强度螺栓 7、主动侧制动片 8、油活塞 9、碟形弹簧10、端盖 11、固定螺钉 12、销轴 13、减摩合金轴瓦 14、开口套15、定位板 16、带缺口的削扁销 17、双头螺栓组件 18、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10所示的一种碟簧加载式液压盘式制动器,是对现有液压盘式制动器的改进。旨在应用有限元结构拓扑优化技术,以体积最小且结构刚度最大为优化目标,按照最佳载荷传递路径配置材料密集度,确定概念设计框架模型,由此得出最优结构设计方案。该方案提高了结构的刚度,有效减小制动器体变形,使得制动片受载均匀,延长使用寿命,提高了制动敏捷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图11为根据制动器的受力情况对制动器进行的力传递分析模型,图1、图2、图3为改进后的制动器外形设计。从图1、图11中可以看出,沿力传递路径,增加加强筋设计,增强了制动器的结构刚度以及结构的紧凑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华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华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58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式组合阀
- 下一篇:一种利用离网水电直供大型用电设备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