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检测卡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25642.1 | 申请日: | 2010-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881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06 |
发明(设计)人: | 孙宜峰;曾冰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市银科医学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2 | 分类号: | G01N33/52;C12Q1/44;C12Q1/3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王贤义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菌性 阴道 联合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检测卡。
背景技术
细菌性阴道病(简称BV)是由于阴道内微生态平衡失调,兼性厌氧性优势菌——乳酸杆菌的大量减少或消失,加特纳氏菌、弯曲杆菌属、类杆菌属、普氏杆菌属等条件致病菌大量增生所引起的一种无阴道粘膜炎症性表现的综合症。其主要表现为异味白带增多,外阴有不适感等,近50%的患者没有明显症状。细菌性阴道病是由多种致病性厌氧菌感染引起的无明显粘膜炎症的一种疾病,感染率在15%~50%,且易复发。研究发现,细菌性阴道病与早产、炎症、不孕症、肿瘤等妇产科疾病密切相关。因此,在妇科、产科以及实施外科流产术前进行BV检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临床诊断主要通过观察分泌物的物理性状、分析其中生化成份的改变,从而对阴道感染的病因及其程度做出判断,但由于不同个体阴道中寄居的菌群差别以及阴道感染大都由条件致病菌增殖引起等原因,阴道生化标志物主要表现为量的增加或减少,如果标本采集不当或试剂盒的诊断临界值设计不适宜,都可产生错误的结果,因此仅进行单项检测,难以对疾病做出准确的判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检测结果更容易辨别,判断准确且效率高的细菌性阴道病联合检测卡。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由上外壳与下外壳扣合而成的试纸盒以及固定在所述试纸盒内的粘贴板,所述上外壳表面设置有多个检测窗,所述多个检测窗侧边设有对应的多个检测标识,所述粘贴板上设置有包被不同反应试剂的多个检测片,所述多个检测片位于所述多个检测 窗的下方且分别与所述多个检测内容标识相对应。
所述多个检测窗包括过氧化氢检测窗、唾液酸酶检测窗、白细胞酯酶检测窗、pH值检测窗,所述多个检测片包括过氧化氢检测片、唾液酸酶检测片、白细胞酯酶检测片、pH值检测片,所述多个检测标识包括H2O2标识、SA标识、LE标识、pH标识。
所述下外壳表面且位于所述多个检测窗下方设有至少一个卡台,所述粘贴板固定在所述卡台内。
所述上外壳的侧边设有上凹槽,所述下外壳的侧边设有与所述上凹槽对应的下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由上外壳与下外壳扣合而成的试纸盒以及固定在所述试纸盒内的粘贴板,所述上外壳表面设置有多个检测窗,所述多个检测窗侧边设有对应的多个检测内容标识,所述粘贴板上设置有包被不同反应试剂的多个检测片,所述多个检测片位于所述多个检测窗的下方且分别与所述多个检测内容标识相对应,当提取标本经过所述多个检测窗分别加入到所述多个检测片内后,所述标本与所述多个检测片内的反应试剂发生化学反应并呈现颜色,通过所述多个检测内容标识及该标识内检测片显色程度深浅,综合各检测内容来快速准确的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所以本实用新型检测结果更容易辨别,判断准确且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盖反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检测试纸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市银科医学工程有限公司,未经珠海市银科医学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56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相框组
- 下一篇:一种锚跌落试验脱落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