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锥形炉排气化炉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25400.2 | 申请日: | 201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52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军;肯内斯L·马龙;程俊峰;朱世明;徐国武;陈立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怡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C5/08 | 分类号: | F23C5/08;C10J3/72;C10J3/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50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锥形 气化 | ||
1.一种锥形炉排气化炉,包括炉体,该炉体下部设有锥形炉排,该锥形炉排上设置有许多空气分布孔,该锥形炉排的外部设置有风室,所述炉体上部的炉膛为气化层,该炉膛上方设置有火焰烟气通道,所述炉体外侧设置有带煤料斗与链斗升降机的输煤机构,所述火焰烟气通道连接锅炉燃烧器,其特征在于:
a.所述风室设置为分层风室,该分层风室由第一风室(11)、第二风室(12)与第三风室(13)组成;
b.该第一风室(11)设置有带进气口的上层鼓风机(151)、该第二风室(12)设置有带进气口第二鼓风机(152)、该第三风室(13)设置有带进气口第三鼓风机(153);
c.所述锅炉燃烧器(18)后部设置一带循环烟气量控制阀(195)的循环烟气管(192);
d.所述循环烟气管(192)分别连通所述带进气口的上层鼓风机(151)、第二鼓风机(152)与第三鼓风机(153),并将空气与循环烟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分别输入至所述第一风室(11)、第二风室(12)与第三风室(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形炉排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鼓风机(151)还接通一位于所述炉体(10)低部气化室(7)的上层风管(9),该上层风管(9)将所述的混合气体输入至所述炉体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形炉排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烟气管(192)又连通一助燃管(191),该助燃管(191)配置一助燃风机(19),该助燃风机将空气与循环烟气组成的混合气体输送至所述锅炉然烧器(18)前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形炉排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鼓风机(153)还接通一位于所述锥形炉排(2)低部的底管(194),该底管(194)将所述的混合气体输入至所述锥形炉排(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形炉排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鼓风机(151)、所述第二鼓风机(152)与所述第三鼓风机(153)均由交流变频电机带动,并由所述锅炉的主控室的PLC(14)交流变频控制调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锥形炉排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链斗升降机(3)由链斗升降交流变频电机(1)带动,并由所述锅炉主控室的PLC(14)交流变频控制调速。
7.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锥形炉排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助燃风机(19)由助燃风交流变频电机带动,并由所述锅炉主控室的PLC(14)交流变频控制调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形炉排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0)的顶部气化室(5)通过所述火焰烟气通道(20)连接一内置式旋风分离器(16),该旋风分离器(16)的出口将煤气化层产生的混合煤气通过出气管(17)送入到所述锅炉燃烧器(18)中。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锥形炉排气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烟气量控制阀(195)设置为手动调节循环烟气量,或通过所述锅炉主控室的PLC(14)进行自动化控制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怡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怡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540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气灶具的燃烧器
- 下一篇:节能环保蒸汽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