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暖芯地板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125068.X | 申请日: | 2010-03-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988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06 |
| 发明(设计)人: | 郑元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元丰 |
| 主分类号: | E04F15/022 | 分类号: | E04F15/022;F24D1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 地址: | 20009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地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板,尤指一种能够自动发热的暖芯地板。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地暖来达到取暖的目的。地暖是借助隐蔽于地板下面的塑料管道或发热电缆来实现供暖,该种取暖方式在室内形成脚底至头部逐渐递减的温度梯度,从而给人以脚暖头凉的舒适感。地面辐射供暖符合中医“温足而顶凉”的健身理论,是目前最舒适的采暖方式,也是现代生活品质的象征。
但是现有的地暖存在以下问题:1.安装维护困难,无论是采用水暖或是电暖,现有的地暖技术都是将供热管道铺设于地板下方,安装工艺复杂;并且一旦供热管道出现问题,需要将整片地板撬开,维修相当麻烦;
2.传热效率较低,由于供热管道铺设于地板下方,热量需要透过空气介质以及整层地板才能散发到地面,因此整体传热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地板采暖设备,安装维护方便且具有较高的传热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暖芯地板,包括上板材、下板材,所述上板材与下板材通过粘合剂粘结,且在所述上板材与下板材之间夹设有一导电发热层。
本实用新型使地板与地暖合二为一,只需将暖芯地板像普通地板一样安装在龙骨地垫上,即可铺装完成,且由于导电发热层压合于地板中间,传热时热量只需穿透上板材,致使传热效率大大提高。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导电发热层包括两层基材以及均匀附着于两层基材之间的导电发热体,其中基材可选用酚醛纸板,所述导电发热体可选用碳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所述下板材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导线孔。由于在地板的两端都开设了导线孔,即使将地板切割成两段,每段仍然具有导线孔,使该段中导电发热体的导线能顺利引出,进行导电发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暖芯地板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导电发热层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暖芯地板的下板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暖芯地板10主要包括上板材11、下板材12以及夹设于上板材11与下板材12之间的导电发热层13,在下板材12下方还铺设有用于隔热的铝箔层14,与用于保温的保温层15,保温层15可采用酚醛板、挤塑板或pf和橡塑保温板,其中:
如图2所示,导电发热层13包括两层基材131、132以及均匀附着于两层基材131、132之间的导电发热体13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基材131、132选用纸板,包括但不限于:酚醛纸板、牛皮纸、书写印刷纸、工业滤纸等,导电发热体133选用自然石墨、人工石墨、碳墨或者碳纤维等;其制造工艺包括:先在第一层基材131上上树脂胶,烘干后均匀印上导电发热体133(碳墨),再次烘干,从导电发热体133上至少引出两根导线134,然后加一层基材132,最后热压,完成导电发热层13的制作;
上板材11、下板材12可选用复合板或者实木,将导电发热层13夹设于上板材11、下板材12之间,上胶后进行冷压从而制得本实用新型的暖芯地板10。
配合图3所示,在下板材12的背面开设有导线孔121,导电发热层13的导线134通过该导线孔121引出下板材12与外部电源连接,工作时电流在导线134与导电发热体133之间形成回路从而进行导电发热;在实际施工中往往只需要截取一小段地板进行拼接,如图2所示,假设在沿虚线位置将暖芯地板10切割为A段与B段,若是只在暖芯地板10的一端开设导线孔121,则剩下的另一段将无法再进行导电加热,而本实用新型的暖芯地板10由于其下板材12的两端分别开设有两个导线孔121,因此无论截取哪一段,剩余的一段仍能再次利用。
本实用新型使地板与地暖合二为一,只需将暖芯地板10像普通地板一样安装在龙骨地垫上,即可铺装完成,且由于导电发热层13压合于地板中间,传热时热量只需穿透上板材,耗电量仅为0.04度/m2,热转化率可达到9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元丰,未经郑元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50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信串口软件切换电路
- 下一篇:矿盐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