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安全刹车性能的助行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020124077.7 | 申请日: | 2010-0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798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罗椅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椅民 | 
| 主分类号: | A61H3/04 | 分类号: | A61H3/04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 | 
| 地址: | 10002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安全 刹车 性能 助行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帮助老年人、行动不便或残疾人练习走步的助行器,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安全刹车性能的助行器。
背景技术
助行器大多采用轮椅结构,但是它不同于残疾人轮椅。助行器是一种帮助老年人、行动不便或残疾人练习走步的康复器械。练习走步时使用者以轮椅为拐杖手扶轮椅上所设的把手前行,不断训练自己行走。行走疲劳时使用者可以将轮椅刹住,利用轮椅的椅座休息。
据申请人了解,目前针对助行器轮椅的刹车结构和形式很多,但使用者通常只是通过手动或电动方式对助行器轮椅进行刹车。对于一些老年人、行动不便或者残疾人,目前助行器刹车装置在安全可靠性方面的表现仍然不尽人意。比如,助行器轮椅上使用过一种靠背刹车装置,该装置在助行器轮椅的靠背处设置一刹车推杆,依靠坐轮椅人的背部作用力,通过连杆作用带动刹车装置对轮椅进行刹车。该刹车装置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与坐轮椅人体重和背部对刹车推杆的作用力大小有关,因此,刹车的安全可靠性较低。又如,一种电动刹车装置是利用控制按钮、驱动电机、丝杠螺母、制动器对轮椅进行刹车。该方案虽然操作较为简单,但需要不断地充电,同时其可靠性程度与电控系统有关,因此,该刹车可靠性取决于电控系统的可靠性。
上述方案较好地体现了助行器安全刹车的思想,但其局限在于:1、采用靠背对助行器轮椅进行刹车虽然结构简单,但是,其刹车安全可靠性与背部作用力大小有关,一旦作用力小于制动所需要的力,助行器就可能继续滑行,对老年人、行动不便或者残疾人可能造成危险。2、通过电动控制方式对助行器进行刹车虽然操作简单,但是,其控制可靠性与电控系统可靠性有关,而且对于一些不具备手指操作控制的残疾人,其刹车装置无法使用;3、无论是靠背部作用产生的机械刹车,还是由机电结合的电控刹车,都存在着可靠性问题,同时电控刹车结构较复杂。因此,如何克服这些不足是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新颖、操控性能好、可靠性高,适用于老年人、行动不便或者残疾人使用的安全助行器,其目的是要克服现有同类助行器产品在安全刹车性能方面的不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安全刹车性能的助行器,包括轮椅,该轮椅由椅架和连接在椅架支撑腿上的行走轮机构组成,其创新在于:在所述支撑腿与所述行走轮机构中的滚轮轴纵向之间设置抬起弹簧,该抬起弹簧一端作用于支撑腿,另一端作用于滚轮轴,使支撑腿与滚轮轴之间构成弹性连接,滚轮轴与滚轮相连接;从所述支撑腿上向地面方向延伸设置有用于刹车的足部,当轮椅空载状态时滚轮接触地面,而抬起弹簧通过支撑腿使足部抬起,相对地面悬空,当轮椅满载状态时所述足部着地形成自重刹车机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抬起弹簧可以采用压弹,也可采用拉弹。采用压弹时,压弹的下端作用于滚轮轴,压弹的上端作用于支撑腿。采用拉弹时,拉弹的下端作用于支撑腿,拉弹的上端作用于滚轮轴。
2、上述方案中,为使足部在空载和满载两种状态下可靠地实现分离和着地,可以通过改变抬起弹簧尺寸来实现。当使用者的体重较轻时(比如小孩),为了可靠地着地需要减小弹簧尺寸,反之容易满足。
3、上述方案中,为了解决本实用新型助行器在练习走步时的刹车问题,在轮椅上还另设有手动刹车机构。椅架是上位概念,可折叠或非折叠。
总之,本实用新型在空载时利用弹簧将轮椅车架抬起,足部悬空于地面,使轮椅形成帮助老年人、行动不便或残疾人练习走步的康复器械。体息时利用人体自重,压缩或拉伸弹簧,在轮椅车架下移过程中使足部着地形成自动刹车。本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新颖、操控性能好、可靠性高、制造成本低,克服了现有同类助行器刹车设计的不足,最大限度的保证助行器刹车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助行器主视图;
附图2为图1拆除防滑刹车把手体和支撑把后的俯视图;
附图3为图1中的前支撑滚轮部分放大图;
附图4为图1中的前支撑滚轮部分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椅民,未经罗椅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40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彩色不锈钢微丝的着色机组
 - 下一篇:热镀锌用镀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