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图书馆手持天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23823.0 | 申请日: | 201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93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秦雷;程亮;庄荣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阿法迪智能标签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24 | 分类号: | H01Q1/24;H01Q1/3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徐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图书馆 手持 天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持天线,特别涉及一种图书馆手持天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化的图书馆内,各类图书数目庞大,种类繁多。为方便读者借阅,以及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图书的管理,图书需按不同的属性被分为多种类别。在图书馆中具体的空间体现形式为:具有某一相同属性的图书被放置在同一个图书放置区域中,该区域将某区域内图书的同一属性体现为具体文字或图示,方便读者查找书籍,图书馆工作人员也以这种形式为基础完成对图书的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图书馆的图书在数量和种类上相应的增加,现代化的管理使得读者借阅图书变得更加的快捷方便,然而,这种进步却给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增加了负担,例如:由大量流通过的图书需重新分类上架,新进的图书需人工分类定位等。该类情况突出表现在大流通量的现代化图书馆中,在图书外借区域,大批量的图书被读者移动,书目种类及图书位置需要实时变更。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整理图书。
传统的图书整理方法为:工作人员根据图书上粘贴的文字标签或图书的书名,靠记忆分辨其应处的空间位置及所属的类别。该种整理方法依赖大批有经验的馆员,对馆员的工作能力要求较高;此外,因无快捷有效的验证机制,该方法出错率较高,且浪费大量的时间。因此,传统的图书整理方法具有对工作人员的依赖性太大、工作效率低下等缺点,无法适应大流通量的环境。随着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即射频识别)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大量运用,在图书管理上出现了一些新的馆员助理设备,该类设备依赖于传统的盘点方式,读取标签的天线依赖于复杂的机械和电子电气结构,具有操作流程复杂、设备质量过重、读写效率低下、维护成本昂贵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图书馆手持天线装置,其降低加工难度,节省维护时间,保证维护质量。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图书馆手持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天线面板模块、开关、护线套、手柄上盖和手柄下盖,天线面板模块的表面设有工作指示灯和斜口,斜口设在工作指示灯的周围,手柄上盖和手柄下盖固定后组成手柄,手柄上盖的一端和手柄下盖的一端都连接天线面板模块,手柄上盖的另一端和手柄下盖的另一端都连接护线套,手柄上盖和手柄下盖上设有防滑装饰纹理与挂钩配置槽,开关位于防滑装饰纹理的上方,护线套位于挂钩配置槽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斜口采用楔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天线面板模块包括天线电路板,工作指示灯焊接在天线电路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设计后方便维护,采用斜口等人体力学设计来提高使用舒适度,采用防磨防裂表面处理工艺来延长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图书馆手持天线装置主要包括天线面板模块1、开关5、护线套8、手柄上盖9和手柄下盖10。天线面板模块1的表面设有工作指示灯3、设备名称图文4以及斜口2,斜口2设在工作指示灯3的周围,斜口2的设计是为方便切入书籍,天线面板模块1包括天线电路板和塑料面壳,通过超声波将天线电路板和塑料面壳焊接,工作指示灯3焊接在天线电路板上。
手柄上盖9和手柄下盖10通过螺钉11进行固定后组成手柄,手柄上盖9和手柄下盖10可以组装或拆卸后维护,手柄上盖9的一端和手柄下盖10的一端都连接天线面板模块1,手柄上盖9的另一端和手柄下盖10的另一端都连接护线套8。开关5位于手柄上盖9上,这样可以随时控制图书馆手持天线装置的开启和关闭;手柄上盖9和手柄下盖10上设有防滑装饰纹理6与挂钩配置槽7,开关5位于防滑装饰纹理6的上方,护线套8位于挂钩配置槽7的下方,护线套8防止线的扯动受力把线接头或外壳造成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阿法迪智能标签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阿法迪智能标签系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38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