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与悬辊成型法管模配装的滚圈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23749.2 | 申请日: | 2010-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6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夏学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方大水泥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21/80 | 分类号: | B28B21/8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 法管模 配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与悬辊成型法管模配装的滚圈。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悬辊成型法生产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或顶管。
所述的悬辊成型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1)、采用常规的悬辊法设备,在排水管或顶管的管模内制得排水管或顶管的基坯;(2)、对(1)中带有基坯的管模置于蒸养池中进行蒸养后脱模。
所述管模为外壁均布有网格状凸筋的金属圆筒,制造成本较高。网格状凸筋一则使得所述管模不易周向转动,以至无法满足相关产品的加工工艺要求;二则使得所述管模的磨损大、使用寿命较短,以至使用成本较高。
因此,如何使得悬辊成型法管模容易周向转动以满足相关产品的加工工艺要求、磨损小、使用寿命延长、使用成本降低,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与悬辊成型法管模配装的滚圈,将两个本滚圈配装在悬辊成型法的管模上,使得所述管模容易周向转动以满足相关的工艺要求、磨损小、使用寿命延长、使用成本降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与悬辊成型法管模配装的滚圈,其结构为:圆环板的一侧面外缘处有与圆环板同轴的圆筒状凸起,且圆环板的所述侧面和圆筒状凸起的内壁之间设有若干连接件,圆环板的内缘处周向均布若干穿孔。
为能简洁说明问题起见,以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与悬辊成型法管模配装的滚圈均简称为本滚圈。
使用时,通过行车等设备起吊悬辊成型法的管模,先让每个本滚圈中的圆筒状凸起套在管模的相应端上,使连接件与管模接触以支撑管模,再通过穿经穿孔的紧固件,将每个本滚圈中的圆环板与管模的相应端面贴靠连接,从而将两个本滚圈配装在悬辊成型法的管模上,这样,借助于两个本滚圈,使得所述管模能够周向转动、所述管模的网格状凸筋可免受磨损。
因此,将两个本滚圈配装在悬辊成型法的管模上,使得所述管模能够周向转动以满足相关的工艺要求、磨损小、使用寿命延长、使用成本降低。
所述连接件由固设在圆环板所述侧面上的两个径向耳板和一个外凸的周向圆弧板构成,每个耳板的一端与圆弧板的一相应端相接,每个耳板的另一端与圆筒状凸起的内壁相接。
圆环板的所述侧面和圆筒状凸起的内壁之间还设有若干加强筋。这样,可进一步加强本滚圈的强度。
所述加强筋的形状为三角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滚圈的一立体图;
图2是本滚圈的另一立体图;
图3是将两个本滚圈配装在悬辊成型法的管模上的使用状态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2,本滚圈的结构为:圆环板1的一侧面外缘处有与圆环板1同轴的圆筒状凸起2,且圆环板1的所述侧面和圆筒状凸起2的内壁之间设有四个连接件4,圆环板1的内缘处周向均布六个穿孔3。所述连接件4由固设在圆环板1所述侧面上的两个径向耳板41和一个外凸的周向圆弧板42构成,每个耳板41的一端与圆弧板42的一相应端相接,每个耳板41的另一端与圆筒状凸起2的内壁相接。圆环板1的所述侧面和圆筒状凸起2的内壁之间还设有十个加强筋5。所述加强筋5的形状为三角形。
参见图3,托管机7由水平机座71、通过轴承座并按矩形排布方式布置在机座71上的四个托轮72、过桥轴73、驱动电机74组成,过桥轴73的两端分别与同侧的两个相应托轮72的轮轴内端同轴连接,所述两个相应托轮72中任一托轮72的轮轴外端与减速器同轴连接。
使用时,通过行车等设备起吊悬辊成型法的管模6(管模6内带有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或顶管的基坯),先让每个本滚圈中的圆筒状凸起2套在管模6的相应端上,使圆弧板42与管模6接触以支撑管模6,再通过穿经穿孔3的紧固件(紧固件在附图中未示出)使每个本滚圈中的圆环板1与管模6的相应端面贴靠连接,从而将两个本滚圈配装在悬辊成型法的管模6上,然后,管模6通过两个本滚圈的圆筒状凸起2托置在托管机7的四个托轮72上,这样,开启驱动电机74,通过四个托轮72(其中:过桥轴73两端的两个托轮72为驱动轮、另两个托轮72为从动轮),借助于两个本滚圈,使得所述管模6能够周向转动、所述管模6的网格状凸筋61可免受磨损。
因此,将两个本滚圈配装在悬辊成型法的管模上,使得所述管模容易周向转动以满足相关产品的加工工艺要求、磨损小、使用寿命延长、使用成本降低。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显而易见的若干变换或替代以及改型,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方大水泥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方大水泥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374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