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式日光灯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22795.0 | 申请日: | 2010-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39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松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松华 |
主分类号: | H05B41/285 | 分类号: | H05B41/285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冯剑明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日光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体式日光灯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普通日光灯与新型的日光灯相比具有光效低、能耗高、使用寿命短等缺点,在能源日益缺乏的今天,由于上述缺点的存在,传统的普通日光灯将会逐渐被淘汰,新型日光灯将逐步占据主要的市场。
针对目前在各种场合中老式日光灯灯架大量存在的状况,为了避免造成成本和工程量的增加,在利用新型日光灯对传统的普通日光灯进行替换时,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在新型日光灯灯管的两端和底部分别设置连接座和安装支架,使得设置后的日光灯灯管在结构能与老式日光灯灯架相匹配,从而能够避免需要更换灯架的麻烦。
在上述结构中,新型日光灯所需要的电子镇流器一般安装于灯管底部的安装支架内,使得安装支架的体积过大,安装不方便;此外,为了确保灯管的实用寿命,灯管的供电电路必须带有有效的保护部分,现时的一体式日光灯并不能达到上述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保护性能好的一体式日光灯。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体式日光灯,包括灯管以及设置于灯管一侧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上分别设有用于与灯管电极插接的导电插孔,灯管另一侧以及连接座上设有用于与日光灯架插接的取电电极,所述连接座内设置有电子镇流器装置,所述电子镇流器装置包括滤波浪涌保护模块、整流模块、功率因数校正模块、逆变模块、谐振限流模块以及异常保护模块,整流模块的输入端通过滤波浪涌保护模块与取电电极电气相连,整流模块的输出端与逆变模块输入端连接,整流模块的输出端和逆变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处并接有功率因数校正模块,所述逆变模块的输出端向灯管提供工作电源,所述谐振限流模块并接于灯管两端,所述异常保护模块与逆变模块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镇流器装置直接设置于连接座内,整体结构得到简化,方便安装;由于电子整流器装置中设有异常保护模块,能够在电路出现异常时及时切断灯管的供电,保证了灯管的使用安全,增加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电子整流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日光灯,包括灯管1以及设置于灯管1一侧的连接座2,所述连接座2上分别设有用于与灯管电极13插接的导电插孔,灯管1另一侧以及连接座上设有用于与日光灯架插接的取电电极31、32,所述连接座2内设置有电子镇流器装置4,所述电子镇流器装置4包括滤波浪涌保护模块41、整流模块42、功率因数校正模块43、逆变模块44、谐振限流模块45以及异常保护模块46,整流模块42的输入端通过滤波浪涌保护模块41与取电电极31、32电气相连,整流模块42的输出端与逆变模块44输入端连接,整流模块42的输出端和逆变模块44的输入端连接处并接有功率因数校正模块43,所述逆变模块44的输出端向灯管1提供工作电源,所述谐振限流模块45并接于灯管1两端,所述异常保护模块46与逆变模块44连接。
为了解决电子整流器装置4设置一侧带来的电气连接问题,本实用新型优选采用的方案是设置连接线5,使得灯管另一侧的发光管电极和取电电极等能够与电子整流器装置4电气相连,进一步优选的是,连接线5设于所述灯管1的发光管11和外管12之间,避免连接线5外露,确保结构完整,外形美观。在图1中,需要设置三条连接线(图中的A、B、C处)使得灯管另一侧的发光管电极和取电电极等与电子整流器装置4的相关接点电气相连,这三条连接线包括零线N的进线端连接线(图中C处)、灯管电极的供电端连接线(图中A、B处)。
继续参照图1,异常保护模块46包括互感线圈L1和开关管SCR,所述互感线圈L1的原边串接于逆变模块的输出回路上,副边通过二极管D13、电阻R2,双向二极管DB2后与开关管SCR的门极相连,所述开关管SCR的一端接地,另一端通过反向二极管D12与逆变模块44中正边变换开关V1的门极相连。当电子镇流器装置的供电回路出现异常时,互感线圈L1的副边感应出电流,使得开关管SCR导通,开关管SCR导通后,逆变模块44中的正边变换开关V1的门极电压被拉低为低电平,V1不导通,限制逆变模块44的输出电压,确保供电回路出现异常时灯管安全。
上述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优选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只要其以基本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松华,未经张松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27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空侧托颈椎枕
- 下一篇:一种高弓力偶流体马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