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极化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020122087.7 | 申请日: | 2010-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294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念强;陈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台霖电子通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21/24 | 分类号: | H01Q2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海庆 |
地址: | 52382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极化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极化天线,尤其是涉及一种移动无线通信领域的天线结构。
背景技术
双极化天线可运用在移动无线通信领域(例如:CDMA、WCDMA、GSM)中使用,尤其是较佳的适用在基地台与一或多个行动用户单元之间的无线通信,基地台还包括:天线装置,用于传送射频讯号至行动用户单元,且用于接收各个行动用户单元所发送的射频讯号,因此,基地台的天线装置为双极化天线时,由该天线传送两个正交极化讯号,尤其是传送两个相对于垂直线+45°或-45°定向的线性极化讯号是合宜的。
另外就常用基地台的双极化天线而言,若其工作频率的交叉极化、极化隔离、驻波比不佳,将影响辐射增益及通讯质量,同时双极化天线的馈入结构设置不当,又将造成双极化天线的射频讯号馈入不稳定及不易组装的缺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发明人乃积极开发研究,并为改进上述产品的不足,经过长久努力研究与实验,终于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的双极化天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极化天线,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辐射增益易受影响、射频讯号馈入不稳定及不易组装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极化天线,至少包括四个辐射器,每一个辐射器至少包含二辐射支臂,以使相邻辐射器利用二辐射支臂末端形成连接臂相互连接,进而构成闭合环一体结构,四个辐射器上设有馈入结构,其包含:设置在二相邻辐射器的通孔、以及设置在另二相邻辐射器的凹槽、以及二馈电片所构成,其中二馈电片的一端置入二相邻辐射器的凹槽内部固定,二馈电片的另一端接近二相邻辐射器的通孔,并与同轴电缆的内导体电性连接。
优选地,其中二馈电片可压铸成v型。
优选地,其中同轴电缆的外导体焊接在辐射器的通孔上。
优选地,其中四个辐射器连同底座为一体成型构成。
优选地,其中四个辐射器可借助底座相对于反射板加以固定。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由于馈入结构包含:设置在二相邻辐射器的通孔、以及设置在另二相邻辐射器的凹槽、以及二馈电片所构成,其中二馈电片的一端置入二相邻辐射器的凹槽内部固定,二馈电片的另一端接近二相邻辐射器的通孔,并与同轴电缆的内导体电性连接。采用该独特设计,二馈电片压铸成v型,以实现交错地连接四个同一平面高度的辐射器另通过二馈电片一端置入二相邻辐射器的凹槽内部焊接固定,可隐藏保护焊接部位,避免外力碰撞脱落,可提高双极化天线馈入的稳定性,整体可达到提升通讯质量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馈电结构的局部性放大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双极化天线示意图。该天线(1)包含:至少四个辐射器(10)(11)(12)(13)并借助底座(20)相对于反射板(30)加以固定。
四个辐射器(10)(11)(12)(13)分别自底座(20)顶端一体成型并水平延伸,以使四个辐射器(10)(11)(12)(13)互呈相邻且中心对称方式排列,每一个辐射器(10)(11)(12)(13)均包含至少二辐射支臂(101)(102),以使相邻辐射器(10)(11)(12)(13)利用二辐射支臂(101)(102)末端形成连接臂(103)相互连接,进而构成闭合环结构,可加强同极化的辐射叠加,抵销了交叉极化的辐射,进而提高辐射增益及交叉极化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台霖电子通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台霖电子通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20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墙壁式带开关多孔插座
- 下一篇:一种卫星天线反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