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对称鞋扣无效
申请号: | 201020121694.1 | 申请日: | 2010-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612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全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全虎 |
主分类号: | A43C11/00 | 分类号: | A43C11/00;A43C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145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对称 鞋扣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扣,具体涉及对称鞋扣。
背景技术
通常,人们在穿鞋与脱鞋时都会将鞋带打结与解结,比较浪费时间,而现今的鞋扣结构过于复杂,不便于制造,且影响美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鞋扣结构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既方便实用,且结构简单美观的对称鞋扣,并可方便快捷的系紧与松解鞋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该对称鞋扣是由三个具有弧度的部件构成,分别为一基架座和两摆动臂,基架座上设有避空位,且基架座具有弹性回复性质,基架座的弧度与鞋在系紧状态下鞋统口所呈弧度相同,摆动臂上设有鞋带孔,两摆动臂通过转动轴分别可活动的结合在基架座避空位两端,摆动臂与基架座避空位结合的一端,其上设有扣压把手,且该扣压把手上设有限位斜度,基架座避空位两端也设有限位斜度,可与扣压把手上限位斜度相互配合达到摆动臂转动限位的目的。
具体为:将鞋带穿过鞋内腰统口鞋带孔后,再穿过一边摆动臂鞋带孔,然后引回至鞋内腰统口鞋带孔,鞋带反复在鞋带孔穿系两次,将鞋带固定;鞋外腰也用相同的过程与方法将鞋带穿系固定在鞋外腰统口鞋带孔;并调节好鞋带的松紧度,如此,则将对称鞋扣安装完成。当穿好鞋时,用手拿住基架座,大拇指将摆动臂扣压把手向下压,摆动臂另一端以转动轴为圆心转动,由于鞋带从摆动臂远离转动轴的一端穿过,则摆动臂的转动将起到收紧鞋带的作用,与此同时,将基架座向下压,鞋带继续被收紧,同时会产生反作用力,由于摆动臂与基架座经过转动轴结合,则反作用力通过摆动臂传递到基架座,基架座受力有被拉直的趋势,此过程中,摆动臂上所系鞋带在被拉紧时产生的拉力与转动轴会形成一个力的平衡点,继续将基架座向下压合,摆动臂越过力的平衡点,则带动基架座自动向下压合,贴附在鞋统口上,扣压把手上限位斜度与基架座避空位两端限位斜度配合,可使摆动臂转动到与基架座相平位置时限制其继续转动。当脱鞋时,将基架座向上拉,鞋带带动摆动臂越过力的平衡点,摆动臂带动基架座自动向上与鞋统口分离,将鞋带松解。
该对称鞋扣的结构特点在于:
它是由三个具有弧度的部件构成,分别为一基架座和两摆动臂,基架座上设有避空位,摆动臂上设有鞋带孔,两摆动臂分别可活动的结合在基架座避空位两端。
进一步,摆动臂与基架座避空位结合的一端,其上设有扣压把手。
进一步,该扣压把手上设有限位斜度。
更进一步,基架座避空位两端设有限位斜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可方便快捷的完成鞋带系紧与松开的过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称鞋扣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鞋带的穿系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称鞋扣系紧后示意图。
图中:
1-基架座;11-基架座限位斜度;21-基架座避空位;2-摆动臂;22-摆动臂扣压把手;32-摆动臂鞋带孔;42-扣压把手限位斜度;3-转动轴;4-鞋舌;51-统口前排后鞋带孔;52-统口前排前鞋带孔;53-统口后排后鞋带孔;54-统口后排前鞋带孔;6-鞋带;7-鞋统口。
说明书附图2中,为使鞋带的穿系方法更清析明了,方便识别,只取鞋带断面,省略了对称鞋扣。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全虎,未经李全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0201216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